第一百九十六章:换将

第一百九十六章:换将 (第2/3页)

好机会。

当然,如何建言也是有讲究的。

换将增兵之说肯定是不行的。

李信为将,带兵二十万,这是

定好的计划,也是秦王政心目中需要的兵力和人选,是绝不可能改变的。

至于昌平君,赵佗更不可能谈及。

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昌平君就是秦国的大忠臣,也是当今秦王的血缘之亲。

如此人物,是他赵佗能诋毁的吗?

至于具体的进军路线,如何安排指挥,更是主将的事情,连秦王都不会进行干涉,更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赵佗了,在战略规划上更没有发言权。

所以赵佗此番只能另辟蹊径。

他心思百转,既不想说实话惹怒秦王,又不想失去这个进言的好机会。

终于,赵佗找到了一个盲点。

他大着胆子问道:「臣斗胆请问,不知大王此番为李将军准备的副将为何人。」

秦军主将之下,一般会根据兵力分设诸多裨将军,统率下面的校尉。而在这些裨将军中,会有一人权重相对较大,作为主将的副手存在。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主将决定分兵进军时,能有一人统率其他裨将军,进行相应的部署。

若无这位副手的存在,那其他裨将军皆是同一级别,爵位也相差不多。凭什么分兵时就要接受你一个同级的指挥?那样难免会引起纠纷。

副将的权力比其他裨将军要大,其提出的建议,往往会让主将认真考虑。

王翦灭燕时,其副将就是辛胜。但辛胜和王翦一样都是稳妥性子,其光辉难免被李信和羌瘣抢走,倒是显得存在感不强。

听到赵佗这话,秦王政雄鹰般的眸子眯了起来。

这小子,问了一个角度刁钻的问题。

他澹澹道:「蒙恬。」

蒙恬!

赵佗倒吸一口凉气,果真如此。

中郎将蒙恬!

他赵佗在秦宫当中郎时候的老领导。

赵佗之所以惊讶,倒不是说蒙恬此人没有能力,在历史上,蒙恬北却匈奴七百余里,麾下统领着数十万大军,声威震于北疆,在整个秦朝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将。

但那是以后,现在的蒙恬虽然熟读兵书,父、祖皆为名将。且有左庶长的高爵,位居中郎将一职。但他实则从未上过战场,沙场征战的经验甚至还没有赵佗多。

且蒙恬比李信还要小几岁,这样的人来当李信的副将,然后去灭楚国。

这种灭楚组合,赵佗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他知道秦王政之所以这样做,多半是想任用一批郎官出身的青壮将领,用以取代王翦、杨端和、辛胜等老将,要为秦军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削弱那些老将的权威,避免出现功高震主的局面。

放在普通战事中,本来也没什么,但在灭楚时做这种事,就有些儿戏了。

一切,都是因为骄傲作祟啊。

眼见赵佗面色变换,秦王政皱眉道:「怎么,你认为蒙恬不行。」

事到此处,赵佗也不得不迎难而上了。

他咬牙道:「赵佗曾在蒙中郎将手下任职,自然知道中郎将乃是天生的将才,又有家传兵学,未来定是天下名将。」

秦王政点头,蒙恬是继李信之后,他最为欣赏的少壮派将领,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赵佗话音勐然一变,大声道:「但臣亦听闻吴孙子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