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母舰诞生 中 (第1/3页)
陆远的目标,是将黎明号改造成一艘战争母舰。
在泛银河时代,战舰的越来越标准化和专业化。比如作为战争主力的无畏舰,速度缓慢,拥有毁灭性的远程火力。但是它本身无法独立作战,如果没有大量的护卫舰保护,很容易被小型战舰和战机抵近攻击。还有巡洋舰,通常是指综合性战舰。巡洋舰的速度快、火力稍逊于无畏舰、但攻击方式多样,是用来执行区域性任务的核心战舰。
从体积和质量上就能看出,像黎明号这样巨大的人工天体,其实并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它并不像《银河英雄传说》里面的伊谢尔伦要塞那样,是一颗拥有液体金属表面的要塞。黎明号的外壳尽管有着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的厚度,但依旧无法抵抗住无畏舰主炮的密集轰炸。
而且要塞之所以是要塞,通常因为它最好停在某个要害处,与周围有利的环境紧密结合,从而可以发挥出百分之两百的威力。例如伊谢尔伦要塞,就位于狭窄的星际通道的正中间,起到了一夫当关的作用。像死星啊、秃鹫要塞啊,这种飞出去打别人的,都是邪道口牙。
实际上,随着众多体积小、但威力极大的爆炸物出现——比如集束裂解鱼雷、大当量氢弹、反物质炸弹、质子融合弹等等——这种甚至能对行星结构造成崩坏的炸弹,已经宣布了大体积战争兵器的末日。因为目前看来的情况就是,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盾。
当成千上万的战机带着这种小型爆炸物进行蜂群式攻击时,那些无法进行有效防御的大体积目标,比如巨舰啊、要塞啊、甚至传说中的行星战舰等等,在战机群抵近投弹战术的面前,不过是巨大而笨拙的靶子而已。
尤其是行星战舰,基本上就是脑洞产物。且不说制造的金属从哪里来(别说就地取材……),驱动能源从哪里来,就说星球表面那么大的面积,该怎么防御呢?想必如果某一方可以制造行星战舰了,那么另一方拥有能炸穿地壳的小型炸弹也不算过分吧?这不就是你有锁子甲,我有霰弹枪吗?
更何况还有用白矮星做行星战舰的……你知道那东西有多重吗?你知道把那么个东西从太阳系东边推到西边,烧个木星都不够吗?有趣的是,走在这样的战舰里,会瞬间被引力啪成原子碎片,这个梗咱就不提了。
一颗月球那么大的行星际战舰,要是不带上几万艘护卫舰,外加把自己插成刺猬那么密集的近防炮,真心不敢出门。
跑题了,说回黎明号。黎明号的原先布局完全是民用船只的风格,六个巨大体积的等离子引擎全都部署在船尾——这几乎像靶子一样显眼。而且黎明号只能轴向加速,虽然最终可以提高的极限速度是光速的41%(无质量效应核心的情况下),但那需要长达两年的加速时间……减速需要的时间差不多。
最终以陆远为首的几个人商量来去,还是觉得将黎明号改造成拥有一定战斗力,又能对战舰群提供大量支援的母舰,似乎才是最合适的定位。
陆远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黎明号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改造工程。
*****
首先是材料学上的突破。质量效应场,带来的材料加工技术上的飞跃。如今新的纳米合金材料,内部原子的排列更加均匀,材料加工等级上整整提升了一个数量级(10倍)。在黎明号内部,由于是量子级的纳米技术,船壳材料可以按照智能系统的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