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去之前+横川三迁(续) 寻找父亲(十五) (第1/3页)
“有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安胎和保胎才能产下的婴儿不应当留存,自然将其淘汰必然有其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那是指‘自然环境’下。我们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我们的身体继承了演化的遗产,但我们早已不再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下的物种了,许多‘自然环境’下不利于繁衍的性状,比如说营养不良,先天孱弱,在食物极大丰富、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已不成为障碍,因此在这些婴儿身上的投资不会造成浪费,进而影响基因的遗传。更何况‘强壮’这一性状的繁衍优势已经被削减到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无论男性或女性,在选择伴侣时不大会考虑‘强壮’,这跟文化和审美有关。农村的老人更喜欢大屁股的儿媳妇,认为好生养,这才是从繁衍的角度考虑问题。文明改变了——甚至可以说中止了人类的演化历程,当我们在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文明世界’中栖息繁衍,当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最终会走向何方,这是达尔文的理论所无法诠释的。
“维托斯·德吕舍尔在《从相残到相爱》一书中提及一个触怒女性的观点:‘……即使由一个只包含雄性染色体的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体,仍然会继承母亲的一些特质,因为除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外,细胞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后代的特征,这正是公马和母驴杂交所生下的后代是驴骡而公驴和母马杂交所生下的后代是马骡的原因。在这两种情况下,杂交所产生的后代都更像母亲而不是更像父亲。’
“‘人们经常忘了这一基本的遗传法则,并错误地相信孩子的特征一半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一半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其实,适用于马和驴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孩子的遗传特征大部分得自母亲。’那些抱怨孩子不如自己聪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