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国公唐清安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国公唐清安 (第1/3页)

“忠顺王早死几年就好了。”

北镇的城墙上。

节度使李长松,望着辽西的方向,竟然说出了这种话。

而他身旁的亲信们,面色不变,也没有人反驳。

托忠顺王的福。

北镇至今也才只有八千兵,实际上的兵力,对外宣称有两万人马。

以北镇的地利重要性,是不应该只有八千兵的。

而为何只有这么点。

不是朝廷不重视,是忠顺王不信任李长松,怀疑他和平辽侯有勾结,特别是锦乡侯府家的小姐嫁给了刘承敏。

导致多年以来。

本应该输送给北镇的兵饷兵员,皆被忠顺王扣留,投入到了辽西军中。

论怨恨。

人人皆知,北镇节制使最痛恨忠顺王。

如今忠顺王已死。

李长松头上的大山消失,就算军中有二心的人,当下也得巴结节制使。

“大好形势被忠顺王耽误,那几万精兵,竟然凭白送给了贼寇,不但害了咱们北镇,也害了国家。”

下面的将领说道,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几万精兵啊,可不是新兵。

多年来辽西山东两地的心血,谁不眼馋?

有了这几万精兵,就能拉起来十余万保持战斗力的大军。

金江镇在扩军,瞒得了朝廷,瞒不过相邻的北镇。

不也是用几万精兵,扩充到十万之数。

李长松在城头召集亲信,是有意之举。

听着亲信们的表态,以掌握他们心中的偏向,才好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山海关抽调兵力入关,辽西军有计划撤回山海关,咱们该怎么办呢?”

李长松问道。

刚才还畅所欲言的将领们,立刻安静了,整个墙头,只闻风声。

远处的几面旗帜,在风中摆动。

敏感的人闭口不言,不敏感的人,见同伴神情严肃,也不敢多嘴,猜测到底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开封是河南枢纽腹心,南北咽喉也。”

见众人不愿开口,李长松主动说道。

正如刘承敏所言,自己要认清楚形势,遍观天下,朝廷还有几分胜算?

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偏安一隅,独守南方。

“开封不守是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

贼军中有明眼人,知道开封的重要性。

不然贼军为何数次执意攻打开封城,数败而不气馁,不拿下开封誓不罢休的态势。

刚打败了忠顺王,就一口气反攻开封,不给开封留下丝毫缓气的机会。

只一句话,很多人看出了节度使的心意。

有的人松了口气,有的人眉头紧皱不发一言。

“中原为天下腹心,开封又中原腹心,新贼耽耽窥犯为谋甚狡。虽幸固守无意,然属邑丘墟,则开封亦块然孤城。倘一旦沦陷,天下事尚忍言哉!”

李长松的幕僚,语气自信满满。

按照他的说法,既然开封如此的重要,关乎国家危亡,那岂不是已被贼寇夺下开封的朝廷,覆灭是迟早的事?

很多将领内心松动了。

平辽侯是汉人。

又是朝廷的侯爷。

论名器,论实力,论仁义,平辽侯当仁不让是首选之人。

至于想要借助北镇自立。

没人有这份想法。

北镇至今人口未兴,兵力也才八千,无法自给自足,前有辽西军,后有金江军。

被前后夹击的北镇军,还是实力最微弱的一方。

天时地利人和,北镇军一样不占。

“开封是河南最后的据点,既然被贼军所得,千里中州的易手,是必然之势。”

“贼军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而朝廷则由于咽喉被扼,将导致腹心内溃,犹如被刀桶入了咽喉。”

李长松坚定的说道。

京城二叔送来的消息,令他对国内的形势知根知底。

“为了朝廷安危,本使准备听奉平辽侯号令,只等京城勤王之令下达,即随金江军入关剿匪。”

“诸位可否愿意随我一同而往?”

李长松重重的问道。

“末将等愿意追随节度使。”

众将抱拳。

这就是仁义的力量。

唐清安十余年来如一日,仁德之名传播各地,众人对平辽侯产生不了敌意。

而平辽侯并没有举叛旗的动静,导致北镇将领决定投靠平辽侯,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

金州虽然没有正式派兵侵占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