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精简 (第1/3页)
九卿之一的鸿胪寺卿,被裁撤了,相应的职能转移到了礼部的手上。
卫尉寺和太仆划归兵部,太常寺和光禄寺划归礼部,太府寺划归三司使衙门,九卿减为三卿,朝廷里的冗官,为之一空。
新的九卿,也就变成了,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枢密副使,统称九卿。
其中,大理寺,名义上属于九卿衙门。实际上,大理寺直接隶属于李中易管辖,其人、财、物和内阁诸衙门,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就是李中易一直想推行的,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以免内阁那边施加政治性的干扰。
至此,李中易精简朝廷机构的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暂时告一段落。
在朝廷之上,李中易为总负责人,内阁分管政务,枢密院在总参议司、后勤司、军法司、镇抚司的配合下,共同掌握军权。
三司使,因为掌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被单列了出来,直接隶属于李中易管辖。
这么一来,内阁的权势,由掌握一切大政的政事堂,变成了奉诏办事的最高执行机构。
按照新定的规矩,朝廷的大政方针,由李中易召集御前会议来决策,御前会议的成员,包括内阁诸相、三司使以及九卿。
在朝廷的机构改革之中,和读书人最息息相关的是,国子监改成了太学。
如今的太学,分为儒、文、理和法四科,顾名思义,也就是儒学,杂学、工学和法学。
在儒生闹事的乱相之中,国子监成了儒生们聚集的主要场所,他们每天抨击朝政,污蔑李中易是暴君。
结果,等李中易展开反击之后,国子监第一时间就被裁撤了,改为太学。
新任的太学山长,由镇抚司副镇抚夏明德担任,他是李中易钦点的山长。
这主要是李中易吸取了教训,所谓的国子监学子们,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百无一用,却偏偏是闹事最厉害的一群人。
最可恨的是,这帮家伙居然围攻官员的宅子,打死打伤了十几名官员。
所以,等李中易腾出手之后,第一时间就对国子监动了手。那些闲得没事干的学子,一律发配去了灵州,让他们喝一喝西北风,清醒清醒头脑。
朝廷中枢的机构改革,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地方,原本地位很尴尬的各级大理分寺,如今完全掌握了地方的司法权。
与此同时,各地除了知州之外,也都配备了通判。与之相对应的是,各县也都配了县丞。
按照朝廷的典章制度,知州发布的政令,必须要通判副署,否则就不是合法的政令。
在统一了江南之后,李中易和内阁,都深陷于文山之中。毕竟,天下已经有五百余军州,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呈报进京,换谁都吃不消。
于是,在州以上,设置新的一层行政机构的迫切性,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最终,由李中易拍板,在全国范围内,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设置为十五路,即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陕西、广南東和广南西。
其中,河东路的地盘,暂时掌握在刘汉朝廷的手上,益州路则依然是孟家的江山。
路这一级,只设置三个衙门,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大理路寺。这三个衙门,分掌本路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大权。
其中,大理寺,由上到下,依次为路寺、州寺和县寺。其衙门为固定,但司法人员,每两年必须轮换一次,办案也采取抽签制,谨防徇私舞弊。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形成了以李中易为核心,中央集权为主,地方分权为辅的管理体制。
最近,李中易的心情很不错,以前想做而无法做的事情,在清除了儒门的影响之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推进。
“张三正,走,去西郊大营看看去。”李中易一直关心冬季轮训的情况,只是,他被朝廷体制改革拖住了。
现在好了,李中易终于腾出了手,正好抽空去西郊大营看看。
西郊大营,驻扎着从各地来京轮训的厢军官兵,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