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亲自动手 (第1/3页)
说实话,到了古代后,李泰有一点理解为什么古代对酒水这种东西都要进行专营了。酴
因为酒水实在太赚钱了,或者说在古代除了黄金以外,酒水这种东西天生也有金融属性。
其他的东西或多或少是有个保质期,但酒水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增值。
酒水的味道会不会随着沉淀的年份越来越好,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就算现代也出现了未开封的名酒在银行作为金融担保物的情况。
这之后,那些一个个酒厂发现酒水居然还能这么玩,更顺势推送出所谓年份酒价值指数。
开始把酒水行业彻底金融化了,囤酒升值,也就成为酒水行业的惯用招数。
但不的不说,酒水能收智商税的最大原因是,酒水这东西的保质期的确强得恐怖。酴
而在唐代,若是粮食囤积的太久会坏掉,那还不如一次性的全部制作成酒水,退可以作为军用的药用酒精,进则是出售给了少数民族的异族。
毕竟这年代北方的御寒之物是真不多,每日三餐如果能饮用一杯酒水,还是很舒服的。
甚至不仅正常生活,在军队中如果冬天要巡逻站岗什么的,战士们说不定加餐时,都会能够喝上一小杯酒水来暖一暖身子。
所以,这些粮食储存起来,李泰倒也不怕浪费。
在这个年代酒水能解决绝大多数生产过剩问题,毕竟工业化还没起来,农业社会农产品却才是真正主流。
李世民看着李泰离开,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说实话,李泰居然开始积极的推进高句丽的计划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甚至李泰更非常主动的提出想成为总后勤。酴
李世民不否认李泰的能力,尤其正如同李泰所说,由他坐镇后勤,不论是大运河,还是幽州都能够随着李泰的意愿而被彻底的调度起来。
换了其他的人不是说做不到,但这个过程之中肯定会出现磨合之类的问题。
但只有李泰坐镇,有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整个农业学府体系能够发挥到最大。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如果这次讨伐高句丽能够顺利,那么青雀也就能够因为谋功第一,便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
若讨伐不利,稍稍压他几年也是可以的,毕竟,谁让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诞生世子呢!
杜如晦,刘自与崔仁师几人明白,经过魏王的劝说,现在圣人对征伐高句丽的事情怕是更加坚定了几分。
甚至莫说是圣人,就算是自己,此刻听到了魏王的谋划,难道对讨伐高句丽这一件事情不是蠢蠢欲动嘛。酴
毕竟魏王从头到尾的安排实在是太全面了。
而李泰回到魏王府马上便叫来了孔雀,让她把手头的事情完成交接,前往洛阳进行筹集小麦与粟米,然后以粟米做掩护,把小麦运输到幽州进行存储。
与此同时,让卢承基再次出使高句丽,开始向高句丽出售低价小麦,收购高价特产,并收买高句丽本地的亲唐人士,让他们去吹鼓为了明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高句丽应该今年多多鼓励百姓进山采集人参鹿茸,以及各种的土特产,至于粮食,买大唐的粮食多便宜。
毕竟天津开放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大唐在立国后,也都没跟高句丽打过战争。
虽然李世民一心想着恢复大汉的版图,想着超越隋朝的功业,但就社会底层来说,幽州与高句丽之间因为天津港口以及高句丽通商口岸的开放,让民间的交流还是很友好的。
所以双方之间,自然而然会培养出一匹主张两国和平的人士。酴
对他们来说,两国之间关系紧密,自己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大,但两国间如果打仗打了起来,那不用说远得,自己现在的地位都未尝能够保得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得是有人吹鼓两国和平。
甚至李泰主动提出增加大唐粮食对高句丽的供应,同时增收高句丽的各种特产的产量与价格,这对从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