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情报之年

11情报之年 (第2/3页)

所以,美国情报机构的规定,要么服毒自尽,要么“否认一切”。

托卡乔夫间谍案,是1985年美苏两国情报机构较量的关键。在这场战役当中,美方损失了自己最重要的军事情报来源,托卡乔夫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化名为“斯菲拉”。

他在近7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向美方提供的机密情报。而他的存在,给苏联防御能力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据美方初步估算,作为一名间谍的托卡乔夫,为美国整整节约了1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因此,他们将托卡乔夫誉为“间谍一号”。并且,美国军方把其提供的情报,称之为“宝中之宝”。

相反,对苏联政府方面来讲,此间谍案成了克格勃史上最大的一个耻辱。

随着阿道夫·托尔卡切夫的被捕,还有代号“瘙痒”的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此人是苏联克格勃驻伦敦的负责人,他对苏联内部体制极为熟悉,尤其是对苏联的核战略情报更是一清二楚,他也是美国了解莫斯科动向的重要情报来源。

此外还有代号为“自愿”、“百万”以及“重量”的十多名美国重量级的间谍接二连三都遭到了克格勃的逮捕。

在此之前,可以说是苏联从电子高科技到核战略,从内部体制到外部对抗方面,美国人正是靠这些间谍,对苏联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苏联人完全是在美国眼皮底下干活,毫无秘密可言。

这段时间也是美国人不费吹灰之力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重量级的间谍一一落网,这对于美国中情局来说无异于一场强烈的地震。

很快,托卡乔夫被苏联最高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处以死刑。

宣判书上认定,他曾经向美国的情报部门,出卖了包括战略弹道导弹攻击反应系统和无线电电子打击技术在内的诸多的绝密军事情报。

而美国人斯托姆·巴乌赫因,被判不受欢迎的人并驱逐出境。当然,按惯例间谍之间可以交换,但克格勃不可能给托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