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林如海和江南甄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林如海和江南甄家 (第2/3页)

弹劾。由此可见,那吴醉必定是十分过分了。”

景隆帝脸色阴沉,道:“吴醉,还有那个江南提督王可化,求到了甄家头上。甄应嘉那个蠢货,居然还有脸上折子替他们说话!不知死活的东西!”

林如海闻言,眉头愈发紧皱,轻声叹道:“甄家……有些麻烦。”

吴醉、王可化,原就是景初旧臣。

哪个封疆大吏,不是天子的心腹之臣?

若说这两个已经有些棘手,那甄家就更麻烦了。

甄家,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和太上皇的家生子一样。

俗话说的好,打狗还要看主人。

甄家已故奉圣夫人对太上皇有十年抚育之功,太上皇幼时最艰难的时日,是甄家奉圣夫人,以无微不至的慈爱护佑了他。

念及这份恩情,太上皇六次南巡,四次住在甄家,当着随驾王公百官的面,指着奉圣夫人言其为“吾家老人”。

奉圣夫人在时,每年生辰之日,宫里并诸王府,不知多少礼送来。

甄家从父祖起,在江南坐镇多年,以为天子耳目。

这等圣眷,也奠定了甄家成为江南第一家的底蕴。

即便是现在奉圣夫人过世已久,可只要太上皇在一日,就真的不好动甄家……

“不过,臣有一法子。”

眼见景隆帝脸色黑成锅底,林如海心中都为之憋屈,他沉吟稍许后,微笑道。

景隆帝忙问道:“爱卿有甚么法子?”

林如海笑道:“皇上,湖南巡抚郑思敏,算起来,也是太上皇的心腹之臣,但在景初旧臣中,此人勉强算是一股清流了。虽然难免和光同尘,但就臣所知,其在任上,兴教化,修水利,重农桑,可算一个干臣。皇上何不将其调入江南为巡抚,再将吴醉以升官之名招回京来,查办之!”

“郑思敏?”

景隆帝想了想,道:“朕记得,他和你,也是同年罢?”

林如海点头道:“正是如此,臣才敢举荐他。虽然郑大人远无法和韩大人半山公相比,但想来应该能在韩大人的容忍之内。有他居中当缓冲,半山公拾掇起江南官场来,也不至于发生过大的动荡。”

景隆帝闻言,若有所思的缓缓颔首,正这时,忽见一红衣大太监捧着一特制皮匣进来,躬身道:“万岁,湖南巡抚送来的紧急密折到了。”

景隆帝闻言一惊,和同样惊诧的林如海对视一眼后,忙让内侍取了来,戴权仔细检查过火漆口后,方再用金钥打开皮匣上特制的锁,取出密折,献给了景隆帝。

景隆帝打开一看,眼睛登时一亮,哈哈大笑道:“林爱卿,你所言不虚,你所言不虚!两湖,终于下雨了!哈哈哈!下雨了!”

五省大旱,最可怕的,便是两湖大旱。

两湖乃国之粮仓,一旦下雨,就不会再发生倾国之难了!

荣国府,荣庆堂。

贾琏到来时,贾母正在劝解贾政。

无他,贾环回来了……

算算日子,也就二三天的功夫。

看到贾琏进来,贾环的脸色明显又惨白了分,低着头,吊着膀子跪在那。

贾政面色也难看之极,看到贾琏,居然大感惭愧,一副无脸见人的样子。

反倒是贾母和王夫人,面上都带着微笑……

贾琏先与长辈见了个礼,又和贾母身旁的黛玉对视一眼后,方转头看向贾环,问道:“这是坚持不下去,当了逃兵?”

说话间,发现身后有剧烈喘息声,回过头去一看,便见探春一双俊眼中,气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贾琏呵呵笑道:“三姑姑气甚么?族学里面原是这样,能成才的毕竟是少数。大浪淘沙,把渣渣都淘干净了,留下的便是真金。眼下里面有大几十人,最后能留下三五个,贾家都是赚了。”

这也是劝慰人的?探春怒道:“别人都能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