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根据地在朝鲜

第十八章 根据地在朝鲜 (第3/3页)

1623年,朝鲜发生了政变,光海君被他的侄儿朝鲜仁祖李倧推翻。仁祖一反光海君的“不反清,不背明”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宗主国明朝一边。(附1.)

可惜此时的朝鲜,“民生涂炭,国力虚弱”,实在拿不出力量主动出击进攻鞑子。只得在边境“修城筑池,以为死守之计”,若“贼来犯,必以干戈击之。”

同时,对东江镇明军运送大量粮草、给养、装备,对其军事行动提供各种支持便利。

毛文龙在朝鲜的支援下发展壮大,对建奴后方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让建奴如鲠在喉。因朝鲜援助毛文龙,努尔哈赤怒火中烧,把朝鲜信使都杀了。

朝鲜力挺明朝的方针,引起建奴的极大不满,皇太极打算把毛文龙和朝鲜一道摆平。(附2.)

在1627年,2月28日,建奴大贝勒阿敏率大军东征朝鲜。朝鲜军队哪里是凶强彪悍的八旗铁骑的对手,一路溃败,连丢义州、定州、安州、平壤、中和、平山数城。

兵锋直逼王京汉阳。仁祖见朝军毫无招架之力,只得逃入江华岛,同建奴议和。

鞑子要求朝鲜送王子作人质,停止给大明称臣,文书停用明朝年号。

但是得到朝鲜仁祖的拒绝,“我国于南朝,父子之国,岂可以危急存亡,变易臣节?”。

因为建奴此次孤军深入朝鲜,正面战场还面临着明军的威胁,虽然军事上占有上风,也不敢在朝鲜逗留太久。

所以还是对朝鲜做出了妥协,最后达成协议。(附3.)

朝鲜自然无意遵守这个城下之盟,将其视为“权宜之计”,“姑许羁糜,以缓兵祸,似合待夷之策”。

朝鲜在给建奴的岁币经常缺斤短两,1632年,只给了定额的十分之一,皇太极派人追问,朝鲜毅然回绝,还号召全民同仇敌忾,和女真决一死战。

朝鲜拒绝了为鞑子造战船四百艘打毛文龙的要求,尽管毛文龙的骄横不法、杀良冒功已经让朝鲜生厌,在逃人问题上也时常不履行义务。

当明军孙承宗部打了胜仗后,朝鲜“闻明仁胜利,大肆庆贺”。

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发动兵变,投降清朝,朝鲜出兵配合明军截击叛军,这更是直接走到了和后金对抗的地步。(附4.)

皇太极自然不能容忍朝鲜背约挺明的行为。他在收拾了察哈尔蒙古,打趴明军之后,改国号大清,对朝鲜发动了又一轮猛攻。

1636年12月,鞑子再次入侵朝鲜、势如破竹、一路摧枯拉朽,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打下了汉阳,俘虏了一大批朝鲜王亲国戚和朝中重臣的家小。

朝鲜仁祖困守在南汉山城,只得无条件投降。和清朝订立了“三田渡之盟”。(附5.)

这时候打仗拼的主要还是人,这可倒好,女的全抓走了,断子绝孙、绝其苗裔,好一招釜底抽薪!

就因为现在朝鲜已经羸弱到了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地步,所以,他要去拿捏朝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