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入吾彀中 (第2/3页)
林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上前一步,贴台正手强拉前冲弧圈。
王超已经没有机会再对拉了,能做的是调整球拍的位置继续死防。
他就此落入被动之中。
但他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能防得住。
因为四月份的瑞典公开赛上,他就曾经专门研究过如何防守过于暴力的进攻,当时他教范小东用这种方式防御虎克,随后在决赛上用同样的方式防守过范小东。
他是尝过防守甜头的。
但这个球,他在防了足足六板之后,被林笠硬生生打穿了。
王超此前还从未跟林笠打过,他只知道林笠非常暴力,单板质量极高,但到底怎么个高法,到底为什么很难顶,他其实是不知道具体原因的。
后来他在瑞典公开赛成功防住了范小东,便更觉得纯粹的暴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你就算再暴力,也没办法把力量完全变成小球飞行的速度,你更多的是把力量加在旋转上的。
而以王超的手感之超卓,只要他跟得上球的速度,哪怕球的旋转再强,他也可以通过细微调整球拍与桌面之间的角度,来达到完美化解的效果,甚至于,通过借力打力,他反倒可以让回过去的球质量更高,让对方作茧自缚。
更何况林笠还被西斯菲尔德这种无脑选手在反手位硬生生怼死过。
这让王超心底对林笠的评价一直都不高,客观地说,在白峰之下。
但今天他总算知道林笠为什么能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始终排在国家队五大主力第三人的位置上。
原来林笠的进攻,并不仅仅只有暴力,而是内藏玄机。
他挡了林笠六板,几乎每一板,林笠拉球的姿势和发力程度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砸在王超球拍上的球,每一板的性质都不一样。
林笠虽然号称单板质量华乒最高,但他追求的其实并不是每一板都尽情发力,而是一直在变,力量有大有小且不说,就连拉球的旋转程度都不一样。
众所周知,进攻型拉球有两个最基本的指标,一个是胶皮与球的摩擦程度,也就是旋转,一个是胶皮对球的推进作用,也就是前冲。
前冲和旋转的比例分配不同,你拉出来的球就有着不同的轨迹、不同的性质,有的是重而不快,有的是快而不重,当然也有的又重又快。
所有职业选手理论上都会拉各种各样不同配比的球,但实际上,所有职业选手在实战中,尤其是非常激烈的实战中,拉出来的球都是相对固定的,因为一定有一个比例,是他们最拿手、成功率最高、发力最透彻、威力最大的。
这个比例因人而异,并无正确答案。
事实上就连范小东拉球都存在这个问题,他的暴力进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有落点和旋转方向的变化,而在旋转与前冲的比例上,并无多少细微变化。
落点与旋转方向上的变化,是观众们看得出来的,一目了然,但其实,哪怕是同样的姿势和同样的旋转方向下,把球拉到同一个落点,也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只是外人看不出来罢了。
林笠,正是一个难得的在弧圈球的本身质量上下功夫的人。
这种变化很刁钻,因为非常难以分辨,而当球落在球拍上,速度太快,旋转太强,即便王超的手感再好,也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球拍角度与高度,所以,他这六板球越接越是没底,到最后已经对球的力量判断完全失控,明明每个球都落在了他的球拍上,他却硬生生被打穿了。
11,双方战平。
这个球在观众们看来不过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高质量攻防对拉罢了,但王超却因此意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居然防不住他的进攻?
林笠这个人身上有很多问题,他打法不够灵活,心态不够好,所以输过很多不该输的局,但当他的攻击力可以完美释放的时候,他终究还是展现出了他身为国家队主力选手的恐怖之处。
王超拿到发球权。
他选择发了一个非常谨慎的短下旋。
林笠只能回摆。
王超再摆。
林笠再摆。
这个球王超打的非常谨慎,所有的落点都在林笠这边球台中央近点,高度极低,摆明了一定要跟林笠在台内球上分个胜负才罢休。
林笠若是真不想斗短,当然也可以直接把球撇到球台底线,逼迫王超打长球。
但他此时打法全都发乎本心,也没觉得斗短有啥问题,毕竟,身为国家队主力选手,就算他不以手感出名,但手感又岂能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他能在看似一成不变的重弧圈拉球中打出各种肉眼难辨的变化,本身就证明他有着粗中有细的一面,他是张飞,但也是可以绣花的。
若是他今天的指导是秦华昌,一定会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跟王超斗短。
然而孙天龙毕竟是新教练,只顾着让他学习白峰,靠本能打球,却忘叮嘱他,在依靠本能打球同时,也是要牢记一些铁律的。
所以林笠心怀主力选手的骄傲,出于对自己手感的信任,选择继续摆短。
如此足足八个回合之后,林笠终究还是在精细力量掌控上逊色一筹,发力失误,露出破绽,回摆冒高。
王超毫不犹豫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