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老子《道德经》出场……(求订阅) (第2/3页)
至于第三个问题,明显是对君权神授的反对。
如果君权真是神授的,那君主应该很厉害才对,怎么会有昏君暴君?
神应该创造一个无比牛叉的君主出来才对。
“感觉李耳是一个哲学家?”
“嗯,陈凡老师单独讲李耳,这家伙肯定不简单。”
众人继续听着陈凡的讲述。
陈凡则继续说道:“因为对于太多问题的不解,他的一些老师也回答不出来。所以,李耳就前往周朝求学。因为他觉得,周朝是天下所有学问的来源。要了解这个世界的学问,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只能前往周都。”
“前往周都之后,李耳学习了一系列的书籍,并成为了周朝守藏室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位并不是很高,但优点就在于,他可以阅读所有周朝的藏书。就这样,李耳遍读无数的书籍,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一位先贤大哲。
有一次李耳前往鲁国,17岁的孔子听说李耳来了,于是执弟子之礼向李耳问礼。26岁之后,孔子来到周朝观光,又一次拜访李耳。51岁时,孔子已经名满天下,但仍然到李耳的故里向李耳问学。并且,孔子还向弟子评价李耳说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李耳厉不厉害,他有多少水平,可能一时半会你还难分清。
但是。
当这时陈凡提到孔子之时,众人对于李耳却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去,这个李耳也太吊了吧。”
“孔子都尊李耳为老师,诸子百家里面恐怕还没有一位有如此牛逼吧。”
众人叹为观止。
其实说实在的。
诸子百家当中,有很多学派都是相互不招待对方。
比如孔子的儒学,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就有一大堆诸子对于孔子有意见。
可以说。
这位儒家创始人对李耳如此尊重,这是诸子百家当中少有的。
一边说。
陈凡在大屏幕上展现了一张图画:“这是孔子问礼图。”
“当年孔子曾经向李耳问礼,孔子说,天下诸侯争乱,是因为礼崩乐坏。如果恢复周礼,那天下则能安定。孔子说完以为李耳会同意他的说法,因为此前孔子一直在周朝,拥护的也是周礼,可以说天下对于周礼最为了解的就是李耳了。可是,这一次孔子再次说到礼,老子却摇头说道。礼只不过是表向,周王朝当年定下的周礼已经完全崩坏,想要再次建立起来,已经不可能。就算是再次建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用处。至于原因,不是礼崩乐坏了,而是世人失道,失德了。没有了道,没有了德,也就无所谓礼。”
李耳的回答让一众学子,以及一众粉丝产生了巨大的冲动。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自小就学习儒学。
对于孔子所说的恢复周礼,其实他们本意上是认可的。
正如孔子所说。
为什么春秋战国这么争乱,那就是因为春秋战国一众诸侯国,所有人都失去了礼。
如果恢复礼,那就相当于恢复了周朝盛世。
如果大家都如此有礼,那就不会有现在的争乱情况。
可是。
李耳的一翻话,却是让众人猛的一惊。
礼只不过是表向,真正大家失去的,不是礼,而是道与德。
这给大家产生的冲击是巨大的。
“道与德?”
“这个,兄弟们,大家觉得李耳说的是对的吗?”
“我不知道。”
不少人摇摇头。
但虽然摇头,可是李耳所说的逻辑,却是没有一丝问题。
礼好像真的是表向。
你强行的恢复礼又有什么用?
礼崩乐坏不是大家不遵守礼,而是大家失去了道,失去了德。
他们已经视周礼为无物,再恢复有什么用?
事实上。
对于孔子提到的礼,当时春秋战国有一系列的诸子都明确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