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从今天起,请叫我大史……(求订阅)

第276章:从今天起,请叫我大史……(求订阅) (第2/3页)

。只是朝中女子为官者太少,大都是一些女巫,女医,后宫上的一些女官……等等。为此,邓太后就封班昭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相国。”

从这就可以看出,班昭之才当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

甚至。

她的才华还能让太皇封自己的儿子为侯,可见班昭的学问有多高。

“几年之后,班昭在哥哥班固的汉书之下,补写了《八表》,分别是《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

“公元100年,班昭的二哥班超思念故土,想回家乡,于是上书给汉和帝。汉和帝原本不想答应,这当然不是汉和帝不喜班超,就是因为太喜欢班超了,所以他有一些犹豫。因为汉和帝知道,班超对于西域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可以说,如果没有班超,西域早就丢失了。如果班超回来,不知道对于西域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而就在这时,班昭向汉和帝请命说,班超刚出塞时,就立志捐躯为国,时逢陈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辗转异域,幸亏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当初跟随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

我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休息、不服役的时候,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归国。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奏章送上,汉和帝看后非常感动,就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班超得以告老返乡……”

班昭的故事虽然没有班固那样传奇,也没有班超那样精彩。

但班昭,以一位女子的身份,在20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却在史书上为其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而除了上述这一些之外,班昭还写了许多的著作,有对于儿子教诲的《东征赋》,以及《大雀赋》《针缕赋》……等等。在这其中,又有一本至今影响中华几千年的作品《女诫》。”

在《女诫》这里面,比较知名的,那就是班昭提出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当然。

《女诫》其实有一定的争议。

有的说,正是因为这篇《女诫》,才让中华几千年来妇女没有地位。

事实上。

人家班昭真不想背这个锅。

班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2000多年前,她是以当时汉朝的时代所写的。

她哪里晓得2000多年之后,中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真要说《女诫》有问题,那么,话又说回来了,难道没有《女诫》,女性的地位就能高上去吗?

并不能。

就说欧洲西方,没有《女诫》,难道古代欧洲女性的地位就高了吗?

欧洲也只有在15世纪以后,女性的地位才稍稍比中华高了那么一点。

而且这也不是欧洲所有的地方,不少欧洲区域女性的地位同样低。

所以女性地位高与低,不是《女诫》而能影响的,这是社会发展所造成的。

如果这样的批判是对的话,那就代表着你批判古人在当时为什么不制造核武器一样。

“班昭生性简朴,博学多才。后来,跟随儿子到长垣就职……再之后,因为年岁老去,也就没有太多班昭的记载的。只知道,她七十多岁的时候去世。邓太后知道班昭世去之后,穿素服衰之,又赐了很多的金银给班昭的儿子。”

讲到这里,一节课也就此结束。

……

“听得好过瘾。”

“是啊,这节课听着真爽。”

“班固,班超,班昭……这简直了,牛逼的不行。”

一节课结束,众人只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是无比的跳跃。

不过。

在这一节课后,却是小小的传出了一个八卦。

“兄弟们,听说陈凡老师的百家讲坛门票,涨到了5000块一张。”

“不会吧,这么多?”

“不算多,而且5000块一张也是有价无市。现场看过陈凡老师课的人都觉得,5000块钱一张门票的话,他们绝对不卖。而且,据说,下一堂课的门票,有可能涨到8000块。”

“8000块,我草,是我,我就卖了。”

“切,格局低了吧。跟你说,我就在现场听了一次陈凡老师的课。虽然8000块确实多,虽然按现在来看,卖掉也能赚个8000块。但是,我想,和我未来人生相比,这8000块不要也罢。”

“那你们知道陈凡老师的课为什么这么贵吗?”

“还要说吗,陈凡老师太有才了,当然贵啊。”

“不只是这个原因。”

“那还有啥原因?”

“听说,中华档案馆的人有想与陈凡老师接触。”

“接触做什么?”

“你说呢?”

“我哪知道。”

“你想想啊,你觉得中华档案馆是干什么的?”

“保存文档资料的。”

“还有呢?”

“还有啊,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去,你怎么这么笨啊。档案档案,史书是不是档案的一种?”

“这个,好像是……那这又说明什么?”

这位朋友眨了眨眼,一下子没有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过了一会,却是一个激灵,说道:“我去,你不会说中华档案馆准备找陈凡老师修史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