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彷徨 (第1/3页)
水君兰回到房间,翻开文稿仔细看了下去:
……爱的多样性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共性?
爱学(scienceoflov),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许多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对爱的性质和根源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观察大脑深处的活动模式,测量不同形式的爱所带来的生物不会学变化,探索爱的不同过程,并在其他动物身上寻找爱的根源。
如果不同形式的爱有着共同的根源,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母爱似乎是最好的切入点。在各式各样的爱中,好像没有哪种爱比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加深刻、强烈、无私和持久。在动物王国中,也没有哪种关系比母子之情更便普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在所有必须保护幼体才能繁衍下去的物种党中,如果要将母亲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大都通过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来了解人脑内有关这种关系的化学过程。我们说不准啮齿类动物是否感觉到“爱”,但是它们的确会全力保护自己的幼崽。这种特性好像是由母性直接导致的。尚未交配的甚至已经怀孕的母鼠都会回避和攻击幼鼠,但是在分娩前夕,它们的行为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母亲来说,刚刚出生的婴儿为什么有如此特殊的魔力?二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原来是一种激素——催产素。在怀孕晚期,随着雌性激素水平的提高,大脑中某些不为的催产素受点也会增加。在分娩时,阵痛的生理刺激会引法催产素的释放。一旦这种激素抵达大脑中的受点,就会使母亲对新生儿及其特殊气味“上瘾”。用“上瘾”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但是在母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大脑中接受回馈信息的组织被强有力的激活,与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引起的多巴胺神经回馈机制一模一样。
催产素水平在女性性**好男性性快感时会升高,在抚摸和**时也是如此,催产素会增强信任感。在建立“爱”的关系中,这是重要的一步。美国斯坦佛大学神经学家恩斯特•费尔曾经做过试验,在试验中,身为投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