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第104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第2/3页)

利之身,哪那么容易被打倒。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的目的便是让二郎神帮助孙悟空,二郎神帮助孙悟空的目的便是进入老君府,这就是孙悟空要感谢二郎神的原因。”

孙言初心道:“他进老君府是要干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便问道:“大圣,你进老君府窃金丹是为什么?你又为什么要挑起和天庭的战争?”

“哼哼!”孙悟空只冷哼两声。

孙言初好像看出来了,天庭对他实在束手无策,在斩妖台被刀砍斧剁枪刺放火烧后,毫发未伤。老君以为他这般金刚之躯就是因为吃了他的仙丹,谁知,把他放在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反而烧成了火眼精睛。孙悟空进入老君的兜率宫就是为了大闹,大开杀戒。老君是为了炼回自己的仙丹才把孙悟空放回自己的八卦炉中的。如果孙悟空不偷吃老君的仙丹,那老君会怀疑孙悟空为什么会有金刚之躯,只有吃了他的仙丹,他才会以为是因为吃了他的仙丹孙悟空才会拥有金刚之身。所以他要是不偷吃老君的仙丹,他就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大闹老君的兜率宫了。他进了老君的八卦炉后,天庭的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必死无疑,他从八卦炉出来后,老君很意外,这时孙悟空就跳楼而出名正言顺的偷袭兜率宫。

孙悟空闹完老君府一路打到凌霄殿外就是为了等如来佛祖。

“大圣哥哥,你是不是早就计划好的。”孙言初眨了眨眼,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切就是为了等如来佛祖,等安天大会。

阿弥陀佛。

“你这金灵,休要在此妄加定论,所谓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这般揣度最是扰乱人心。”孙悟空道。

孙言初心道:“他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他是配合还是全然不知?孙悟空在凌霄殿外等如来,这时的老君还在兜率宫收拾残局。他从道祖的兜率宫打出来,玉帝要请人收服孙悟空就不能请道教的人,要考虑道祖的脸面,看来孙悟空大闹老君府就是为了给玉帝一个请如来的理由。”

何声道:“玉帝是为了找理由请如来。如来到了凌霄殿外,先要和孙悟空赌一把,孙悟空的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如来和他赌孙悟空一纵十万八千里能不能飞出如来荷叶般大小的手掌。赌注就是,孙悟空如果赢了玉帝的位置就给他,如果输了就下界为妖再修几劫。”

“这个赌法似乎太儿戏了吧。”

何声道:“赌注便是玉皇大帝的位置,如来用荷叶般的手掌来决定玉皇大帝的位置,十足的把握好吗!然而,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之前,那个帮助如来佛祖崛起的任务就要完成。如来用打赌的方式把孙悟空压在山下,他不直接用法术来压就是不想让人觉得比老君强,这时候他只能先装弱,不然在西游记的世界里‘道’就会把‘佛’消灭。”

“道教为明,佛教为暗,赌有赌的技巧,这次他赢了只是让人以为悟空中计并非如来有多厉害,这次能降伏孙悟空只是运气好,是天庭各位天尊的福气好。之后,玉帝便让如来多留一日,成就西游记里唯一能和道祖平起平坐的如来佛祖。这才有了安天大会,之后,便有了如来佛祖。”

“佛祖表明孙悟空是佛门中人。”

紧接着,佛祖放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只听见一片惊天巨响,过后,孙言初处于昏天暗地之中。

渺渺茫茫,茫茫渺渺······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段飘渺的仙乐似有似无,在苏伶舟耳边萦绕缠绵。

迷迷糊糊间,听见有人在说话。

“什么话儿?拿来我瞧瞧。”一位公子道。

“是单送给我一个人,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一位小姐道。

“各位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一个妇人道。

“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小姐道。

······

“宝姐姐在家里做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过来?”公子道。

······

“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公子说道。

孙言初心道:“林姑娘?宝姐姐?······他们是什么人?这又是哪里?”

何声的声音又传来:“这是很多很多年后的朝代,这说话之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我把整个故事告知于你······”

“宝玉?”孙言初喊道。

贾宝玉大惊,低头一看,发现一个声音从他的玉里传来。

“你是谁?怎么在我的玉里面?”贾宝玉说。

“我叫孙言初,是你的玉灵,你只要喊我一声,我便可以出来。”孙言初道。

“孙言初?”贾宝玉道。

孙言初被贾宝玉从他的玉里召唤了出来。

眼前的贾宝玉,果然如殿老所描述的那样: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