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官路迢迢(131)加更章节 (第2/3页)
尤其是第二点,实现在明年扭亏为盈的局面,这绝对是天方夜谈。
乌逸龙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张报纸发呆,昨天晚上,永林市电视台,各报社都报道了这件事。张一凡的讲话,铿锵有力,浓眉飞扬,信心万丈。
看到张一凡那模样,仿佛就见到了朱总理在大会上做报告那样,那种气势,那种场景,乌逸龙历历在目。
相比之下,昨天自己的讲话,就显得没有底气,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三十一岁的张一凡,跟四十来岁的乌逸龙,看起来一样的沉稳。
如果不跟张一凡相比,乌逸龙也算是永林官场上一朵奇葩,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绝非偶尔。曾经在永林一言九鼎,四方臣服,连他也觉得,自己的底气竟然不如张一凡那么充足。
其实,除了永林地区和省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很多的人都在关注永林的发展,比如说李虹。她看到这消息的时候,也不禁暗自佩服张一凡,这家伙胆子够大,敢拼敢闯,看来永林这破地方,真的要在他手里改天换地了。
张一凡带着腾飞,匆匆赶往省里,他想在最近这段时间内,把锰矿开发计划落实下来。经过再三考虑,张一凡决定把锰矿直接抓在市里,做为一个市属企业存在,而不再准备放在山蓝县了。
他恐怕这么大的摊子,山蓝县委县政府掌管不了,控制不了大局。放在市里的话,他能够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投资动态。
终于在省政府大院,等到了李天柱接见自己的消息。张一凡对腾飞道:“你把《山蓝县锰矿开发计划》给我,你们到车上去等。”
腾飞递过那份计划,便同司机老陈下楼去了。
张一凡拿着计划走进去,做了简短的汇报之后,李天柱接过计划看了一阵。“提倡多种经营制,鼓励大小企业并存,这样会不会导致滥自开采,一则打乱了锰矿市场,二则多而零散,不好管理。三是大小企业间的矛盾,恐怕会导致非法竟争,引起恶性循环。这与你以前跟我提到的观点,截然不同啊?是不是你们又商量过了?因为资金不足?还是招商有困难?”
张一凡听了,心里猛地一惊,怎么会这样?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矿产又不是其他商品市场,怎么可能鼓励大小企业并存的道理?对于国家资源性的东西,张一凡历来强调,由政府监管,集中开采,禁止任何私人非法开矿。这计划不对啊!
李天柱接着道:“这个还不如你以前的方案,拿回去再修改。我建议最好是能引进一家大的外资,或联合几家国内知名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一步到位。不要小打小闹,这样改变不了局面。关于永林的内参消息,我也看了,你的目标远大,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如果以你计划上的形式,那么你内参上的讲话,就成了纸上谈兵。”
张一凡当然不能说,这份计划是秘拿错了。他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