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国子监,隐秘学问(一更) (第3/3页)
下了检验文书,将文书交给门口的安全局护卫,安全局第一时间便将文书送向宫中。
朱允炆正在与解缙、郁新、夏元吉商议财政、民生问题。
夏元吉坦言:「就目前来看,户部支撑西北作战七个月没有问题,可若超出七个月,尤其是入冬以后,向西北的运粮将会困难重重,一旦大雪封路,将很难维持稳定的补给。」
朱允炆看着河西走廊方向,道:「汉朝时期,河西走廊可是沃土千里,农业兴盛,为汉朝控制西域,屡屡出征提供了足够的军需。可到我朝,河西走廊却已是荒废,农业缩减严重,多是草木,实在是令人惋惜。」
解缙、郁新苦笑。
中原失去河西走廊太久了,可以说自唐代安史之乱后,除了张议潮短暂收回河西走廊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都失去了河西走廊。
宋?
它的繁华与文风,吹到了河西,却没有将河西收回。
元朝时期,那些游牧民族都想要将农田拿去放牧,怎么可能会让河西走廊扩大农业生产,直接当马场用了。
直到明代,直到朱元璋派遣大军,将河西走廊再一次收回。
只不过朱元璋在西北战略上,更多倾向于防守,加上江南与中原地带都没有恢复生产,更没有余力去开垦河西走廊。
现在到了朱允炆时期,河西走廊没有办法成为一座「粮仓」来供应大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农夫、骆驼、马匹、驴、推车,沿着河西走廊古道的路线,前往肃州、嘉峪关乃至敦煌等地。
夏元吉知道朱允炆承受的压力,为了让朱允炆放松一些,道:「皇上,就目前来看,专支西北战事的钱粮没有问题,而且各地布政使司与御史巡察回报,各地夏粮长势良好,今年丰收应没问题,尤其是北直隶与河南等地,粮食产量很可能超过往年,朝廷可以腾出更多力量去支援西北。」
朱允炆听后,放松许多。
老天很给面子,今年没有闹出什么灾荒水旱。
粮食就是一切经济的压舱石,只要有粮食,大明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郁新道:「凤阳府今年有些微旱,原是要减产一些。可朝廷大规模兴修水井渠河,凤阳府百姓借此保住了不少庄稼,说不得今年能丰收一次。」
朱允炆微微点头,欣慰不已:「凤阳府的百姓不能再逢冬外出乞讨了,他们有自己的家。虽说耗费了诸多钱粮,但有此成效,便也值得了。」
解缙也上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自市舶司革税制与浮动税率之后,商业并没有萧条,反而多了诸多生意人,海外贸易更是盛行,尤其是琉球三国、暹罗等,商船往来频繁,据说有些商船想要沿着郑和船队的海道,去向古里、柯枝等地。」
夏元吉见朱允炆看了过来,道:「臣问过一些商人,他们说,在浮动税率之前,他们做生意可是提心吊胆,生怕将生意做大了招来祸害,现朝廷给出了规制,条目清晰,他们反而安心不少。」
朱允炆笑了。
若按照最初的市舶司运作之法,按照朱元璋设定的商税解禁大海与松绑商业,不出十年,大明必会出现富可敌国的商人,而这,国不允许。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COM-到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