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私访清江造船厂 (第3/3页)
段,究其根本,还是需要感谢爷爷朱元璋。
早在洪武七年,朱元璋就下旨在山阳建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座船厂,耗时长达六年,而这四座船厂正是清江造船厂的前身,朱允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年的修整,扩建,才有了今日的清江造船厂。
船厂守备森严,外有高墙,想要进入,需有牙牌。
不过安全局想带人进去还是简单,朱允炆、夏元吉、茹瑺等一路谈笑,逐渐进入船厂深处。
左手边是围栏,再里面就是一座大型船厂,设有船坞多达五个,两百余匠人忙碌着,敲打声响成一片。走近了看,三座船坞中的船只已接近成型,剩余两座船坞的船只正在打造船舱,不远处还躺着一根根大木头,看样子应该是桅杆。
副提举孙锐正在检查造船之事,见朱允炆等人走来,不由迎上前,挡住去路:“在下副提举孙锐,不知几位是?”
“安全局例行盘查。”
朱允炆回道。
在这里可不能用商人的身份,商人还没资格进入造船厂内部。
孙锐看了看安全局的牙牌,仔细检查确系没有问题后,方侧身道:“请。”
朱允炆边走边问:“这里有多少船工?”
孙锐谨慎地回:“仅这个船厂而言,有船匠二百八十六人,整个清江造船厂有船匠一千七百余人。”
朱允炆微微点头。
虽然眼下船匠数量还有些不足,但毕竟时间尚短,加上海船抢走了许多匠人,一些学徒还没出师,等上一年半载,这个问题便会缓解。
番茄免费阅读
“有人说在清江设造船厂,于湖广、江西等地砍伐木料,浪费国孥与民力,你认为如何?”
朱允炆询问。
孙锐摇头,有些鄙视:“那不过是短视之言。”
“哦,详细说说?”
朱允炆感了兴趣,要知道朝廷中不少官员反对清江造船厂,原因就是木料采伐地距离清江太远,哪怕是砍掉木头丢到长江里漂,抵达扬州再转运清江,也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全程都需要民力押送,耽误农时,影响生计。
对于这个问题,工部解决的方式很粗暴,就两个字:
加钱。
洪武年也从江西、湖广、川蜀砍了不少木头,还因此惹出过民乱,归根到底就是白干活,瞎折腾,没好处。
工部考虑到砍木头是个长期的活,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比如需要松木你不能砍柳树去,需要杉木你不能砍杨树,多长多粗有没有病害也需要检查,寻常百姓之所以瞎折腾,就是因为他们遇到树砍了就行了,可运到地方一看,长度不够,这房子需要一丈二的梁柱,你给砍成一丈,还咋用?
加钱,组成伐木队,就是工部应对的方案。
可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官员认为船厂应该建在长江中下游,而不是选择到淮河去。但再多争议,也没有影响清江造船厂的兴建,毕竟说话是他们的权利,拍板是朱允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