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新的行业,资本发展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新的行业,资本发展 (第2/3页)

变化的道理。

朱文奎看向丁广河,问道:「这书多少钱,百姓能买得起吗?」

丁广河笑道:「殿下,这本书在所有书里算是便宜,三百八十文。搁十几年前,确实没多少人能买得起,可如今百姓手中不缺几百文钱。民间以读书为乐,以有书为荣,一些人家甚至还将书摆在了厅房里,故意邀人去吃饭,看到自家买的书,以此为乐……」

朱文奎笑了。

虽说攀比虚荣要不得,可这攀比的不是穿着,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书籍,这倒是一件好事。

于谦问道:「这里的

百姓每年大概有多少存余?」

丁广河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个倒没仔细计算过,但在码头卸货的那些农夫,每年做工就能有六七贯,这还不包括农忙时,加上家中庄稼所得,林林总总一年下来还是能有十几贯钱,去了一家花销,走访送礼等,每年留下个五至八贯钱还是可能。」

朱文奎点了点头。

五贯钱虽是不多,可对于寻常百姓之家已是不错。积累个十年,家中不敢说富,但也不至于因为一两年连续的减产绝收而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百姓有了抗灾能力,朝廷稳定的基石便铺好了。

自沧州离开,朱文奎、于谦等人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在六月底抵达了金陵。

通济门外。

人群聚在一起,纷纷攘攘。

宋远扯着嗓子喊道:「清山装配厂,要三十人,长期做工,一旬八百文,一旬一结。」

陈锋不甘示弱,声音更高了:「大舟纺织厂,要四十人……」

「有没有去玻璃厂的?」

「面粉厂煤工来三个!」

于谦站在人群之外,看着热闹的场景,皱眉道:「出了好多不曾听闻的行当。」

朱文奎一只手摸着下巴,思索着。

父皇曾说过,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进入另一个阶段的,或许政治体系不变更,但经济体系会先发生变化。有一个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东西,会伴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无可阻挡地出现在大明。

而资本主义的一个标识,便是自由雇佣市场的出现。

这些年来,金陵、苏州、杭州等地,早就出现了这种雇佣市场,只不过远没有眼下如此热闹,那时候也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厂,更多的是一些纺织作坊。.c0

可现在,随着外无强敌,内无大灾,朝廷减税,有酬徭役,百姓逐渐有了购买力,市场需求在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各样的工厂出现,以满足这些需求。

朱文奎听朱允炆说起过资本的可怕,知道资本的逐利本性,它可以让人过得好,也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它可以成就伟大,也可以让伟大沦为渺小。

关键不是阻止它来到大明,而是如何引导与使用资本。

时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转的,唯有顺势而为,善于使用,才能确保一切力量为朝廷所用。

朱文奎明白,未来自己治理大明少不了与资本较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