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不设陪都,不留班子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不设陪都,不留班子 (第3/3页)

解缙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解缙走出来说:「迁都势在必行,顺之者荣。皇上发了话,想来他们不会再反对。只是臣有一事,还需皇上定夺。」

「讲。」

朱允炆沉声。

解缙直言:「迁都北平,对南京损伤必是不小。先前虽有弥补之策,以造船产业为支撑,并保留南京国子监,然这些举措依旧不够。臣恳请将南京定为陪都,并留太子居于此,一来安稳民心,二来有个皇室之人照料南京,三来告知天下南京仅次于北平,地位仍在,四来南京位置极是重要,是太祖开国之地,当保留一定文武官员、军士照管皇城……」

朱允炆摆了摆手:「大明不需要陪都,太子也不需要居留南京。南京皇城只需留守一些年老宦官、宫人,一批亲卫便是,至于六部、大理寺、刑部等衙署,则摘去门匾。南京中事,交应天府府尹负责。」

解缙有些惊愕,杨士奇也有些震惊。

朱允炆明白他们的用意,也清楚他们的考量。

设南京为陪都,好处是有的,这就像是一个冗余备份,若是有朝一日北平待不住了,或因为某些缘故待不了了,还能撤回南京来。

保留机构和人员,进退都方便。

事实上,在历史中朱棣迁都之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也一样想回南京,并不想待在北平。

只不过朱高炽迁都回南京的准备还没做好,自己先去找朱棣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去了。

而朱瞻基考虑到自己年纪还小,不怎么想去陪爷爷,加上那段时间南京频频地震,想着回去之后睡不安稳,索性也就搁置下来。

大明迁都北平的过程并不是坚定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折,再波折。

朱允炆不允许这种波折继续存在,什么陪都,什么行在,南京没六部,不留一套班子,大明唯一的政治中心就是北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它相提并论!

(本章完)

.

...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