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汉府矛盾 (第2/3页)
势,挺进霸上,威胁长安,到时候整个长安以东,便可传檄而定。到时候,我军声势大振,而京师震动骚扰,军队又不能马上集结,朝廷内部必将上下互相猜疑,人心离散。而那时大王便是万民所向,百姓必将箪食壶浆相景从。既取关中,大王以大胜之威号令天下,谁敢不听。此举虽险,但用不了十天,大事便可定。”
杨谅本就耳根子软,听得裴文安的筹谋,心中大喜,仿佛已经大位在握,便准备依计而行。
但北据一派的人却是纷纷反对,认为这种冒险行动只是理想化的结果,一旦兵败,则大势倾颓,绝不可行。
杨谅听得北据一派的说法,又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便不愿再进击关中。
双方争执一日,也没能确定到底如何出兵。这时候杨谅优柔寡断的弱点便凸显出来,也为这次叛乱蒙上一层阴影。
还是王頍建议杨谅说道:“大王手下将领士卒的家属们,都在关西,如果用他们当主力,就应该发动攻击,长驱直入,直接夺取京师,是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而大王如果只打算占据北齐旧有疆域(杨谅管辖地),则应任用河北之人。”
西进和北据两种路线,实际上代表着未来杨谅政府是由哪一派势力来进行主导,这才是众人一直争执不下的原因。理智上来说,王頍更希望杨谅能够选择直接进攻关中,但他本人又是晋阳王氏一脉,为北据一派,所以态度也含糊不清。
杨谅心中并无准确的目标和计划,其更希望先据北齐旧有疆域,稳定形势,再挥师进击关中。而贸然向关中发动出击,一旦战败,便是覆亡之时,杨谅根本没有这种决心。为了使事情更加稳妥,也为了缓和西进、北据两派的关系,因此他决定兼用两种策略,既取关中,又占据北齐旧有疆域。
为此,杨谅诸军齐动,派大将军余公理,从太谷(今山西省太谷)出发,前往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威慑洛阳;大将军綦良从滏口(今河北省武安西南)出发,前往黎阳(今河南省浚县),直取相州,抵御青兖方向的府兵;大将军刘建从井陉出发,夺取燕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