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诱饵 (第2/3页)
逃出避难所的幸存者,总人数也不过数千之数,也就是说在11号避难所中一度有十几万恒河病毒感染者。
而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这些恒河病毒的感染者,在11号避难所中就像养蛊一样互相残食。
要知道在感染恒河病毒的初期阶段,感染者并不会立刻失去理智,而是会变的易怒且残忍,但依然保留着大量曾经属于人类的经验和技艺。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1号避难所中所发生的事远远不是野兽之间的冲突,其中还掺杂了大量只有人类才能想象出来的残忍之事。
恒河病毒本质上是一种放大欲望的媒介,它确实起源自霍夫海姆的实验室,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恒河病毒受到了来自暴食基因的污染,才会最终导致如此具有活性。
巧合的是七原罪的本质也是情绪,所以很难不让人去想象恒河病毒和七原罪之间没有什么其他联系。
吴千映博士作为生物领域的TOP级人物,虽然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超人类以及七原罪本身上,但她依然布置了一个级别足够高的科研小组持续跟踪恒河病毒的发展和变异。
并不是吴千映博士不重视恒河病毒,而是因为她手头的资源和机会太多了,她所需要关注的领域也太广了,但她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那个小组早在一年前就提出了恒河病毒极有可能和现阶段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掠夺者的现状有关联,也许并不是人类在天启日以及大风暴的压力之下蜕变成了掠夺者,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基因污染。
当然,小组内的科研者目前还没有找到两者之间的直接证据,恒河病毒的变异速度太快了,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还要面临着暴食基因的污染带来的额外难度。
但相比于天启日之前,或者更进一步,相比于超人类浪潮之前,人类这个种族在自我愈合这个领域有了非常长远的发展。
这其中不仅有开拓者滥用含有暴食基因的药物,对人类造成基因污染有关,在那之后被大规模推广的治疗针剂,也同样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那些含有暴食基因信息的治疗针剂,只要使用过之后,就会对使用者造成基因污染,这种基因污染还是可遗传的。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在将近三十年的观察期中,吴千映都还没有通过数据发现对人类有害的变异方向,那些源自暴食的基因污染似乎就老老实实的只专注于人体自我愈合领域。
但那终归只不过是表象,在恒河地区11号避难所中,源自暴食的基因污染最终在恒河病毒的掩护之下,露出了自己的狰狞。
接了任务的玩家们,为了避难所的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高品质素体,前仆后继的冲进了恒河11号避难所。
然后他们就在避难所里遭遇了全新的恐怖体验,具体怎么说呢
三百名装备了符合天启日前联军单兵标准装备,且经过简单训练,有足够战斗经验的玩家进入了11号避难所,然后在短短45分钟之内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成功逃出避难所的范围。
玩家们战死后在论坛里互相讨论的内容基本都是,杀死你的怪物有多大,长的有多奇怪?
显然,在苏什玛那一伙幸存者里成功逃离避难所之后,避难所中发生了一些巨大的改变。
在耗尽了避难所内所有食物供给之后,那些感染者之间只能互相成为食物,互相吞噬。
而纵观感染者体内生命力最顽强,最有活性的成分,自然而然就是属于暴食的那部分。
这些感染者互相吞噬之后,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杂质过滤,从数量级上提高了自己体内暴食成分的含量。
当然,也可以说含有暴食基因的那些成分本身就具有抱团的特性,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基因壁垒,就像积木一样,凑在一起,即插即用,越拼越大。
但没人知道是不是暴食的潜意识在背后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