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章 报菜名,双吃贝利!又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配方

1937章 报菜名,双吃贝利!又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配方 (第2/3页)

就只有他无敌恐怖的加速能力。

没错,鲍威尔在接力赛的加速能力尤其是前60米,堪称恐怖。

博尔特都压不住他。

有多恐怖?

第一个十米,人家鲍威尔就可以冲到天上去。

第二个十米,更是一口气就可以上天。

直接就冲到0.90以内。

第二个十米就是0.8x。

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世界最强的百米分段来看,就算是苏神自己和鲍威尔。

也要在第四十米才可以打开,0.90s的分段。

而你要知道这个所谓的第40米才能打开,那是选取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几个前30米分段。

也就是说在人类最快的30米分段的几名选手上,上一世没有一个人能在30米就开0.90。

鲍威尔自己最快的60米分段以及30米分段,都是在第40名的时候,才能够打开0.90的速度区间。

那这么来看的话。

老鲍这边。

在接力赛的时候,第二个十米就能够做到。简直是离谱的,不能再离谱。

这个加速和冲击的能力真没话说。

有人开玩笑,要是把牙买加队36.84这个成绩。把博尔特放第三,把巅峰鲍威尔放第四,那这个成绩多少还要往前面提一大截。

这还是完全不需要交接技术提升的基础上。

所以你还真不能低估老鲍。

拿到了接力棒的老鲍。

就像是被激活了金色闪光。

真真的强势恐怖。

关键老鲍牛逼就不说了,拿了接力棒的鲍威尔就会变身,每个人圈内人都知道。

鲍威尔加上接力棒就等于博尔特。

大概就是这么个粗浅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赵昊焕估计是全世界第2个知道的人。

比所有人知道的都要早。

除了苏神。

他就是第二个知道也是第二个清晰感受到鲍威尔加接力棒就可以变身博尔特的无敌公式的人。

因此对于鲍威尔在这个地方会发起强势攻击。

赵昊焕早就有准备。

从鸟巢他就习惯和鲍威尔对决。

虽然从未赢过。

但你要说他不习惯,那也是不存在的事情。

真正让老赵没有想到的变故还是。

米国队这边。

在第四道的米国队。

这边突然一下子交接。

也有声音接近自己。

这就。

离谱。

牙买加了,是因为鲍威尔。

拿了接力棒就会变身成博尔特的人。

他这么猛还情有可原。

问题是米国队怎么会……

难道他也有一个拿了接力棒就会变身成博尔特的人吗?

你还别说。

今年的米国队。

交接几乎是极限。

而且就是第三棒和第四棒。

他们这下交接都要奔着打破1.70去。

这什么概念。

就牙买加这边的交接,已经比较顺利,都还是被秒掉了一大截过去。

米国队历史上最强的交接之一。

不是盖的。

就是依靠这一棒交接。

历史上盖伊从纯跑动被布雷克秒掉半米以上,就是依靠强大的交接,让他们在落后的情况下给贝利的时候反倒是领先了接近半米出去。

你想想看。

他们这一棒交接有多狠。

所以。

苏神才希望赵昊焕拼一把。

要输大家一起输。

要赢大家一起赢。

就是因为。

米国对这一棒的交界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强的一批。

如果走保守的路子很有可能会因为交接被米国队秒掉一大截。

说了加勒比海这边的交接就是一切随性。

绝大部分随性的情况都是交接平平甚至出现失误。

但你也不能否认,在这种交接状态下,总有神来一笔的时候。

你比如米国队的这一次三四棒。

就是典型的神来一笔交接。

你让他们自己以后再来几次,估计都够呛。

正是因为这样。

鲍威和博尔特的交接本来还不错。

但在米国队一波交接收割后。

领先的差距被吞掉了一大口。

这突然接近的钉鞋声音。

给鲍威尔都吓了一跳。

还以为是不是自己搞错了。

是不是自己交接出现了问题。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米国队的交接烂了太多年。

这就导致即便是突然一下子变好了,别人反倒是还没有适应第一时间想法不是米国队的交接太顺利,而是自己的交接是不是出了问题。

这不。

接力赛就是这么刺激。

赵昊焕这边上来了。

明明交接还不错,也算是勇气回归。

但哪里知道。

米国队交接会这么好。

这架势都有瞬间反杀牙买加的意思。

甚至已经依靠这个持平了牙买加。

在接力比赛里面,即便是你领先两米,如果交接做的不好,可能都会被瞬间吞噬。

米尔斯看到这里。

感觉到自己脖颈子都在抽动。

怎么搞的。

明明是牙买加队收割的局面。

明明应该是牙买加队轻松战胜对手拿下金牌。

明明应该是牙买加队个人秀冲击世界纪录的舞台。

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

变成了要为决出胜负而努力???

牙买加田径迷也感觉到破防。

毕竟官方之前给出的宣传以及消息那都是奔着世界纪录去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到了第4棒,竟然还没有大幅度领先,甚至你现在别说大幅度领先……

就这看起来都被米国队追上来了。

盖伊倒是大喜。

接力赛就是这个好。

如果你的交接做得足够顺畅。

那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