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十六届四中全会

第045章 十六届四中全会 (第2/3页)

这次党代会之前被查明问题,经华共中央、中央纪委研究,本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他的问题的审查报告。据内幕消息,祝维军在担任祥林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00余万元。

……

16日至19日,华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京城召开。这次备受瞩目的会议设定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议程——审议《华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中央全会的形式对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作出决定,这在党的83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观察家指出,这既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境界,也表明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紧要关口的大背景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问题已然凸显到一个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规划、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从战术角度全面推进的地步。

在两年前的**上,中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并要求全党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次全会,则对**提出的这一命题进行了更为深刻、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阐述。

中央全会是党就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凝聚全党智慧,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的重要政治制度,是华夏**进行治国理政的思想政治总动员。证诸党的历史,对华夏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给当代华夏带来巨大变革的决定,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央全会上作出的。而本次全会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主要议程的动因,是因为在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下执政,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必须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cháo流和规律,其执政方式既要符合现代政党的要求,也要符合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普遍规律,其执政能力必须符合人民群众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在本次全会召开前,不少观察家都认为,进入新时期后,虽然华夏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面临的内外形势仍然十分复杂,改革与发展的难度甚大,社会矛盾增多,国际环境诡谲多变。这一切,都对执政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际环境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还很不太平,国际政经格局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动向。“一超多强”格局基本形成,并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恐怖主义依然猖獗,国际反恐陷入“越反越恐”僵局;世界经济环境剧烈bō动,国际油价起伏不定,能源之争日益jī烈;世界科技依然在急速发展,人才争夺加剧,……。华夏的发展,面临着如何科学判断国际局势,科学决策自己发展道路的挑战与考验。

从国内形势看,在华夏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僵化教条的理论,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仍在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如何在思想理论上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理论引导全体人民的创新实践,不断开创华夏特sè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华夏的改革开放在向更深层次、更广的领域发展推进的过程中,新的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甚至是集中地暴lù出来了,并与尚未解决的老矛盾、老问题缠绕一起,形成了华夏的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个大沟大坎,这对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新的考验与挑战;

华夏的社会主义民主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依法执政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如何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思想文化领域,境外各种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使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时代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和社会效果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人们享受文化资源的权利开始与市场经济的运作相联系,自主性更强。现有文化体制与文化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文化产业落后。这种全新的时空环境,对党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与此同时,在土地承包、征用土地、城市拆迁、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安置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等工作中,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党政职能部门、执法机关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本次全会作出的决定,内涵十分丰富,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华夏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相映照,有许多值得留意的观察点:

本次全会的决定,是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而理论的创新,正是全面加强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论和纲领是执政党的行动指针,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理论的因循守旧必然导致实践上的裹足不前。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要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全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本次全会对如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华夏特s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华夏**人的一大创举。市场经济虽然是走向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但“布满荆棘和陷阱”,将之与华夏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能力,而对之实行科学的驾驭,则需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解决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熟练的cào作技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执政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和未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着力点,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制定和执行这种制度、规范和程序时,是否能真正按照郑南巡所要求的那样,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有待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而依法执政,既是现代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也理应是华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党的活动如何进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能否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自觉接受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力戒以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动员来贯彻政令措施,避免权力运行的无序和húnluàn,这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之一。

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全新课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当前,在全球和信息时代的大cháo中,中外文化正在进行着史无先例的交流与碰撞,华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巨大冲击。承接传统,继往开来,发展华夏特sè社会主义新文化,处在一种令人担忧的困局之中。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党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考验。

整合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型期华夏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华夏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利益交锋,并且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如何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地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次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执政能力”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新年的到来,当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度统计报告之后,萧宸这个华夏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党的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又因为分管发展规划、参与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而被大批记者堵在国家发改委大门口。随后,萧宸干脆坦然接受了采访。

首先出来的记者问道:“回顾2004年华夏经济,人们听得最多、谈得最多的就是“宏观调控”,您能不能简要评论一下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sè?”

萧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缺陷,熨平大的经济bō动。衡量宏观调控成功与否,要同时看两个方面:一看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是否得到抑制,是否避免了经济发生大的起伏;二看经济基本面是否受到伤害,经济是否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另一名记者问道:“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字看,2004年国民经济的增长令人振奋:gdp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35.7%;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更是令人鼓舞。您能否用数字概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