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王曾的本意

第两百二十七章 王曾的本意 (第2/3页)

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主无法百分百的信任臣子,臣子又如何百分百的回报君主?

显然,王曾是崇尚以德治天下的,教化才是重点。

此时,王曾还不知道,他马上就要换位置了,他的那封奏疏给了李杰一个感觉。

王曾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好忽悠?

不然的话,王曾为何呈上一份罢殿试的奏疏?

殿试固然是缺点,但殿试却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终宋一朝,除了谅阴期和特恩之外,殿试从未取消。

明清也是一直沿用三级科举制度。

哪怕到了废除科举的年代,科考的余韵仍在回响。

学习改变命运,就是最好的印证。

……

……

……

政事堂。

看到宫中最新传出的手诏,吕夷简的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苦笑。

【知青州王曾,改知兖州】

虽然青州和兖州都是古九州之一,但到了宋初,青州和兖州的地位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和青州相比,兖州要稍逊几筹。

所以,纵使这份任命是平级调动,但其中贬黜的意思却很明显。

‘看来,问题是出在了那份奏疏上。’

王曾奏议请罢殿试的事,吕夷简是知情者之一,在奏疏呈入禁中之前,他也写信劝过王曾。

建议取消殿试,完全不符合当下的情况。

殿试是谁开创的?

太祖!

一句祖宗故事,便足以堵住所有文官的嘴。

但王曾仍然选择了上疏,通信中,王曾隐约提到了部分缘由。

早在上疏之前,王曾便预料到了结果。

殿试,是不可能废罢的。

他上疏的目的,就是为了求贬。

这是无声的抗议。

以贬官为代价,抗议取士标准的变化,抗议观政制度的推行。

可惜,正如吕夷简预料的一样,王相的上疏,对于眼下的局面而言,不会有任何作用。

官家显然是极为强势的君主,哪怕官家年纪尚小,也不会容许旁人挑战自己的意志。

即使是朝中元老,也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