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

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 (第2/3页)

点几吨的磷肥。

(1990年国内生产磷肥394.6万吨,折算标准肥为2081.1万吨,将近两千万吨的产量,三点几吨,还真不算什么。)

为了化肥的问题,李杰前后准备了两道保险,即便一道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一道。

因此,他才选择了隐瞒。

如果不是李杰早有了万全的准备,他又怎么会去选择种甘草?

至于,农户们没钱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

没钱,他们可以选择贷款。

哪怕银行不贷,也可以选择向李杰贷款,不过李杰提供的‘贷款’,并不是直接发钱,而是折算成种子贷给村民。

当然,李杰来这里也不是做慈善的,贷款肯定是有利息的,并且从他这里贷款的利息还会高于银行。

为什么要把把利息定的高一点?

其实,这完全是无奈之举,如果李杰将利息定的太低,或者干脆免息,到时候村民们肯定一窝蜂的来找他贷款。

届时就是有金山、银山,也填不了这么大的窟窿。

自古以来,升米恩,斗米仇的例子可不少。

肥料、钱的问题解决了,还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水!

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什么生物,想要存活下去都离不开水,一个人的身体里70%左右的成分都是水。

一般而言,一个人超过72小时不饮水,就会遭遇生命威胁。

人如此,地里的作物亦是如此,种地,不论种什么,哪怕是耐旱的土豆,也离不开灌溉。

如今,金滩村的生活用水全都是从十多里地外的取水点取水,相比于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的水量就要大得多。

灌溉用水的水量是生活用水的十几倍,这么大的用水量,如果仅仅是依靠拉水,无疑是杯水车薪。

唯有通水,才能解决地里庄稼的灌溉问题。

关于通水的问题,早在吊庄户们抵达安置点之前,官方就把‘水渠’的修建纳入了规划。

经过将近一年的修建,由青铜峡水库通往各个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