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堂 (第1/3页)
青羊山上,大殿之中,乔峰和林孝战战兢兢地跪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听传言的,现在你们两个在这里,把事情原原本本交代清楚。”韶光真人手一抖,一道青色霞光飞起,悬在二人头顶。
“此乃问心剑,你们若是有半句假话,剑光便落下,受万剑穿身之苦!”
乔、林二人相顾骇然,更是惴惴不安。
“吴解,你知不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韶光真人转过头来,看向站在徒弟身边请罪的吴解。
吴解摇了摇头:“我当时前往太华禅院救人的时候,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情况,具体的细节并不了解。”
“不了解,你就敢去啊?难道你没考虑过是两个徒弟自己作孽,被人惩恶扬善吗?”一位长老笑道,言语之中却并无责难之意。
吴解叹了口气:“当时我方寸已乱,只想着先把人救出来。何况他们纵然有什么不对,结果却是我们楚国没了,吴杜两家眼看着就要灭门,他们被打得不成样子,别人则毫发无伤……我实在没办法让自己心平气和!”
“哼!依我看,就是你一直以来太讲道理了,才让某些人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在吴解闭关养伤期间终于成就了还丹的肖月长老冷冷地说,“你还没看出来吗?这次他们根本就是冲着你来的!”
“是啊,这次是你有本事,能够顶得住见空大师。如果你顶不住呢?”长孙武也冷笑,“只怕就是连你都被重伤,关在太华禅院,等着我们去领人了吧?”
“两位,不可用恶意揣测别人!”韶光真人叹道,“是非曲直,总要问清楚再说。”
说完,他又将目光投向乔峰和林孝:“好了,你们开始吧。慢慢说,说清楚!”
二人对视一眼,叹了口气,将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说了出来:
楚汉战争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本代汉王的想法和先王并不一样,更加激烈锐进。楚王心知这一战必败无疑,自己决心殉国,但却不忍血脉香火断绝,便让忠于大楚的忠臣义士分为三部分,较为软弱的那些随着太子一起投奔南越,不愿抛弃国家的则随着另外两位皇子分别前往东山、昭阳二郡,各自等待机会。
二郡的主事者分别是杜、吴两家,他们原本打算耐心等待机会,却不料汉国手段了得,转眼间便有稳固江山的势头,两家人忠于大楚,眼看着就要没机会了,和皇子商议一番,便决定强行难为之事,试着举旗一战,就算不能还我河山,至少也要将那些和他们一样心怀故国的人聚集起来,不让一腔热血慢慢冷却,为未来留下一些希望。
“这说法就凡人的道理而言倒也不错,可那终究是凡人的事情……他们既然敢带兵出战,就要有战死的准备……”瑞龄真人叹道,“你们出手,却是不该啊!”
“弟子请问祖师,我二人一个是大楚国禁军总教头,一个是大楚国翰林学士,平常领着国家的俸禄,受到百姓的尊崇,危急关头为国出力,有何不对?”乔峰默默低头,林孝却昂起头来,脸上满是不服,“当曰围攻我们的那群人,以修士之身随着大军进发,布下陷阱随时准备围杀任何敢去救援的人,难道就很妥当吗?如果不是他们出手,沈南华和剑姬又怎会战死在长宁城之中,连突围都不行?”
“不许无礼!”吴解怒喝。
韶光真人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平和地看向林孝:“我记得你是东南独秀林麓山宰相的儿子,林宰相为国尽忠、鞠躬尽瘁,乃是凡人的楷模。你身为他的儿子,难免受他影响——但你也要知道,你既然已经是修士,就该遵循修士的规矩。别人受不受规矩,那是别人的事,不能成为你不守规矩的理由。”
林孝没有回答,眼神却依然很倔强。
看到他的眼神,吴解不由得心中一痛——此刻林孝的眼神,和当年他的父亲多么相似啊!
当年他不知道劝过义弟多少次,劝他不要为国而忘身,要保重自己。但林麓山虽然不明着回绝,眼神却十分倔强,没有半点退缩之意。
那时林麓山的眼神,和林孝此刻的眼神,仿佛便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分毫不差!
他以手掩面,悄悄抹去眼泪,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
韶光真人并未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上多纠缠,而是让乔、林二人继续说下去。
在二郡出兵之前,分别镇守两地的乔峰和林孝都曾经劝说过,奈何吴杜两家世代深受皇恩,打定主意要再努力一次,加上又有皇子支持,他们实在劝不下来,又不方便以仙人之身随军,只能在家中不安地等待结果。
不久,两郡兵马作战大败的消息传来,二人忍不住长叹,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等着败军归来。
却不料他们等了数曰,没等到归来的败军,却等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汉军早已设下了埋伏,打算尽数歼灭二郡兵马,好顺势吞并二郡。
“等等!”韶光真人打断了二人的陈述,眉头一皱,问,“你们说汉军打算歼灭二郡兵马,乃至于吞并二郡,可有证据?”
“此乃弟子好友一清所说。”乔峰回答,“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