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商议 (第3/3页)
资格上太和殿参与议政。
康熙下了特旨,说他曾奉使云南,知悉吴藩内情,钦命陪驾议政。
小皇帝居中坐于龙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士、尚书等大臣分班站立,方宇站在诸人之末。
康熙将尚可喜、吴三桂、耿精忠三道奏章,交给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巴泰,说道:「三藩上奏,恳求撤藩,该当如何,大家分别奏来。」
诸王公大臣传阅奏章后,康亲王杰书说道:「回皇上,依我愚见,三藩恳求撤藩,均非出于本心,似乎是在试探朝廷。」
康熙道:「何以见得?你且说来。」
杰书道:「三道奏章之中,都说当地军务繁重,不敢擅离。既说军务繁忙,却又求撤藩,显见是自相矛盾。」
康熙点了点头。
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白发白须,年纪甚老,说道:「以臣愚见,朝廷该当温旨慰勉,说三藩功勋卓着,皇上甚为倚重,须当用心办事,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应毋庸议。」
康熙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为是?」
卫周祚道:「圣上明鉴,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据,那「佳」字乃「惟」字之误,「惟兵不祥」。
那更加说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
得已而用之。」
方宇暗暗纳罕:「这老家伙好大的胆子,在皇上跟前,居然老子长、老子短的。皇上却也不生气。」
康熙点了点头,说道:「兵凶战危,古有明训。一有征伐之事,不免生灵涂炭。你们说朕如下温旨慰勉,不许撤藩,这事就可了结么?」
文华殿大学士对喀纳道:「皇上明鉴,吴三桂自镇守云南以来,地方安宁,蛮夷不扰,本朝南方迄无边患,倘若将他迁往辽东,云贵一带或有他患。
朝廷如不许撤藩,吴三桂感激图报,耿尚二藩以及广西孔军,也必仰戴圣威,从此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康熙道:「你深恐撤藩之后,西南少了重镇,说不定会有边患?」
对喀纳道:「是。吴三桂兵甲精良,素具威望,蛮夷慑服。一加调动,是福是祸,难以逆料。以臣愚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户部尚书米思翰道:「自古圣王治国,推重黄老之术。西汉天下大治,便因萧规曹随,为政在求清净无为。
皇上圣明,德迈三皇,汉唐盛世也是少有其比。皇上冲年接位,秉政以来,与民休息,协和四夷,天下俱感恩德。
以臣浅见,三藩的事,只是依老规矩办理,不必另有更张,自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圣天子垂拱而治,也不必多操什么心。」
康熙问大学士杜立德:「你以为如何?」
杜立德道:「三藩之设,本为酬功。今三藩并无大过,倘若骤然撤去,恐有无知之徒,议论朝廷未能优容先朝功臣,或有碍圣朝政声。」
众王公大臣说来说去,都是主张不可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