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造纸

第五八七章 造纸 (第2/3页)

白纸上才好作画。

如今河西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且民只十万户出头,若此时都下不了这个决心,以后的李承志要么就如杨坚,委屈求全,被门阀牵着鼻子走。要么就如杨二,落个一地鸡毛。

所以李承志初到西海之时,军务殊无头绪,政务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但他还是力排众议,抑黜西海仅有的士族,又忙里偷闲,建立大学,造纸厂、印刷厂。

即然重活一世,不能只独善其身,自私自利,总要再做点什么吧?

……

纸厂本是要属工部,归李亮管辖。但李亮如今既要管造炮,还要造地雷,更要盯着配制大量火药。但有闲瑕之时,还是帮李承志理兵、整军。

不说忙不忙,但哪一样都如李氏的命根子一般,李承志根本不敢假予他人之手。

所以李承志索性将造纸厂、印刷厂归入民部,交由李松。

李松毕竟也是经年的老手,任过党长近十载,将李家堡打理的井井有条。再加李承志言传身教,如今的李松更为得力。

自李承志选定地址,开土动工后便丢给了李松,距今也才两月多些,纸厂已建的极具规模。

宽广足有百五十亩大小,一座场棚挨着一座场棚,错落有致。

经李承志指点,每一座场棚内都是流水线作业,以求尽可能的节省人工,提高效率。

流水线作业的好处就是简单,不似小作坊一般,凡是操作的民夫需要知道造纸的原理,并需熟知整个工艺流程。运料的只需将料运来,铡草只需粉碎,蒸煮的只需蒸透,锤夯的只需砸成浆,而后挤压的挤压成形,最后晾晒成纸张。

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简单,一看就懂,拉过来个人就能干。所以工棚底下,有不少的老人和女人。

老人和女人工钱要低些,做满一月大致一金,也就是一百钱。夜工皆为男丁,工钱稍高些,约一金半。

若依官方售价,一金可购粮两石,但在西海民间,至少买五石。这么一算,只是一个老人或妇人做一月工,就能赚到足养活自己两年的钱粮,可见应召者之众?

幸亏李承志有先见之明白,交待李松张贴招工告示时务必标明,只招军属或是类似预备役的军户,且是分批招。

而即便如此,纸厂开工当日,门口依旧围的人山人海,差点打破头。

李承志看效果这么好,顿时脑洞大开,又加了一条:凡早晚交班之际,各留半个时辰,扫盲。

而且还不是强迫性的:你可以不学,更可以晚来半个时辰,随你。但只要是来的人,当日的一日三餐就由官方供应,且带荤腥。

当然,每十天就会考核一次,若是滥竽充数,饭钱就会从工钱里扣。

制定这一条时,李承志还料想过,自原的估计不多,也就两三成,撑到了也就四成。

因为予有些人而言,哪怕让他提着刀到战场上拼命都行,就是别让他读书。

比如李时,李承志想给他升官,都找不到个名头。

但出乎意料的是,坚持下来的竟有六成之多,委实让他大喜过望。

先不说这些人识多少字能起多大的作用,但家家都有儿女,一旦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气,至少能言传身教……

因为动身的早,李承志进场之时,正是两班交接点名之时。

每一个工棚之外,无论男女全站的整整齐齐。工头拿着名册,每点一人便在名册上打一个勾,同时有文书在队例中收着前一班的作业。

不多,每天只教两三个字,只是令其写熟,记牢。而都已是成年人,至少大脑已发肓完全,所以并不难。

即便有李时那种不开窍的,就算为了这一天的三顿饭,刻也要刻在脑子里。

不过就是写的有点难看,淡黄的麻布上,就像蚯蚓爬过的一样。

李松早有交待,令场内各司其职,是以李承志的到来并未引起多大的动静。

只听各处都是琅琅之声,他便令李聪带亲卫守在场衙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