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双喜临门

第三七四章 双喜临门 (第2/3页)

干燥之地……

这是怕皇帝强令他交出配方。也担心皇帝见猎心喜,突发奇想,万一让他去酿酒造火油怎么办?

便是要去,也得去河西才行。到时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没想皇帝竟直接要的是酒?

那如何酿,在哪里酿,自然就是李承志说了算。

更关键的是:一千石酒就是一万多到两万石粮,李承志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中原、河东、关中等地收购粮食,运至关中,更或是河西……

哪还需用胡商、杂胡部落的名义购粮?

也不需张敬之、李始贤等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能一切将数万石粮运到河西,而不会被奚康生与河西诸地官府发觉?

陛下真是……太贴心了……

一时间,李承志都不知是该感激,还是该歉疚的好。

这粮运到河西,可是拿来养兵的。这兵养起来,可是用来造反的……

沉默少许,他深深的往下一揖:“臣……谢过陛下!”

元恪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不容易啊,竟能见到这逆臣对朕心悦诚服的一天?

“莫要只是嘴上说说。”

皇帝挥着手,“勇于任事,恪尽职守,才不负朕之期许……”

李承志连声称是,又往下一拜,才恭身后退。

见他倒着退出殿外,双脚迈过门槛后才转身离去。刘腾眼珠子都直了。

以往奏对,李承志何时不是告退后转身就走?皇帝每次看到的都是他的后脑勺和屁股。

这般恭顺还真是第一遭……

刘腾心里一动,又想到皇帝穷极无聊之时,与他和于忠提及李承志时的几句话:看他殴伤元悦、怒质胡允华这两桩,及与朕奏对时的言行举止,便知李承志看似咨意无礼,嚣张无忌,其实行事极有分寸。

之后说起安定胡氏,皇帝又提及了奚康生对李承志的评价:看似狡诈,实存温良,且重情重义。若掌驭得法,必为强助……这说的是李承志未与胡保宗翻脸之前。

此时看来,陛下应就是依奚康生的这一句,找到了驾驭李承志之良术?

没想见效这般快?

刘腾好不佩服:陛下果然是陛下……

……

李承志脸上的喜色都快要溢出来了,一路上都哼着小曲。

粮食的问题一解决,等于免了心头大患。只要再坚持个三四年,河西的垦田的就能自给自足。到那时,李承志才算勉强有了窥睨天下的资格。

但谁能想到,这份大礼,竟是元恪亲自送到自己手上的?

暗中唏嘘不已,李承志神色轻快的出了广莫门。

刚出城门,偶有一丝凉风吹过,鼻间就能闻到饴糖的香味和豆酱烧糊的味道。最多再往前走半里,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与“咯咯吱吱”的响动,还时而伴有数十人齐喝的号子声。

越往前走声音越大,前者有如瀑布悬川,飞流而下。后者则似百鼠齐啮,酸的让人想咬牙。

前者是制冰时的汲水、泄水声,后者是在用石磨磨豆粉、豆酱。

恰好路过玄印寺,看到山门前的知客僧脸扭的跟苦瓜似的,李承志分外觉的好笑。

应是太吵,白日里惊的和尚不能清悠,夜里还要扰到和尚的清梦,和尚竟然恼了?

若是上门好好分说,李承志自知理亏,定是会令工匠力夫收敛一二。或是停了夜里施工也无所谓。

但和尚竟然半夜装鬼吓人,差点让巡夜的李睿打个半死。

最后告到河南尹,李宪责令李承志赔了和尚的汤药费,又罚李睿带枷示众一月。

好在李承志有钱,折罚一百金了事。

自此,两家算是结了仇……

看到李承志,守门的家臣远远的就迎了上来,帮他牵了缰。

李承志下马进门,往里走时看到耳门停着一辆双驾马车,看外饰很是华丽。

高湛平时来时都是骑马的。而元悦的车驾比这一辆又奢华了不知多少倍。

定非是这二人,李承志不由奇道:“何人登门?”

“是姑臧伯偕夫人来访……郑夫人正与主母在中堂说话,姑臧伯则去了中园,说是要看看郎君点石成金的制冰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