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天差地别 (第2/3页)
方的难题,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突破。
专业人士们喜欢将卢布列夫当作又一个费雷尔来看待,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场内场外都是一个善良正直的老实人,状态稳定,却难以突破;唯一区别就在于,卢布列夫的正手比费雷尔更加出色。
也许,未来卢布列夫可能进一步突破,达到费雷尔所没有能够企及的高度,这就需要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而十九岁的卢布列夫,刚刚从青少年赛事专业职业不久,甚至就连挑战赛经验都不多,如同新生儿一般,打球风格就更是如此,怀抱着满腔热血和一身蛮力,不管不顾地埋头前冲,这就是全部了:
正手,正手,反手相持,侧身正手,正手,反手相持,再次正手。
简单来说,任何一星半点的机会,卢布列夫就会立刻通过正手来完成击球——
威力,毋庸置疑,卢布列夫的正手并不是具有穿透力的那种,而是重锤的类型,整个球质又沉又重。
但整个战术布局相对单一,对手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出预判,然后打破平衡,改变战局,迫使卢布列夫陷入困境。篳趣閣
职业生涯首次登上大师赛舞台,并且首轮击败一位好手晋级次轮,这对卢布列夫来说,无疑是喜讯。
可是,遭遇高文,却是一记当头棒喝,卢布列夫好好地上了一堂职业训练课。
首先,高文的双手反拍出色,不仅耐打,而且还具备面对持续压迫困境之下的变线能力。
其次,高文的节奏、布局、击球变化丰富,他十分擅长让力量型球员不舒服,处于一个难以发力的位置,也就是说,他可以让卢布列夫的暴力正手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持续处于一个需要调整的位置。
最后,高文对时机的把握、对气势的拿捏、对比赛的阅读,足够老练也足够成熟,关键分表现出色。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客观事实也不能忽略,特别是对卢布列夫来说,影响直接:
比赛环境。
什么意思?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关键词,场地和用球。
当然,大风、温度、湿度、阳光等等的影响也都客观存在,但在此之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重视。
其一,场地。
印第安维尔斯是慢速硬地,迈阿密……也是慢速硬地。关键就在于,迈阿密的球场素材和印第安维尔斯不同,整个球速、弹跳、旋转和质感有着明显不同。
客观来说,迈阿密介于快速硬地和慢速硬地之间,整个球速会稍稍快一些、弹跳高度也会稍稍低一些,击球感觉都会更加沉重一些,能够释放出更多力量。
其二,用球。
此前就提起过,北美各大赛事全部都适用海德旗下的佩恩品牌用球,NCAA赛事基本全部都不例外,这也是高文最为熟悉的一种比赛用球。
印第安维尔斯就是使用佩恩。
曾经迈阿密也是如此,但IMG集团接手之后,赛事更换比赛用球赞助商,改用邓洛普,情况就不一样了。
整体来说,佩恩是“蓝领”,全面均衡,没有短板也没有强项;邓洛普是“硬茬”,其实它的特点也不明显,但内胆出色,特别耐打,所以在红土场地特别受欢迎,整体来说,新球和旧球的击球手感差别明显。
可以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