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25.教育体系须革新 (第2/3页)
学校就读?”
岛津定义的话多少带着两分试探,虽然忠右卫门的话是临时起意所说,岛津定义没有什么预案可以应对。但是不妨碍他试探忠右卫门的心意,了解话中是否有特殊含义。
“不不不,我意举国一致,设立大中小学校。”忠右卫门多年前就有这个计划。
在全国普及初等小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初级识字人力。还能够解决超过四万名武士的转业安置问题。
大伙儿应该都能够明白,一个文盲和一个上过五年或者六年小学的人,两个人一道下流水线,上过小学的那个肯定上手更快,操作更加迅捷。
同样的,招募炮灰步兵,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民,和上了小学的农家子弟相比,肯定是上过小学的更好。上过了学,就意味着能够理解长官们更加丰富的命令,能够了解各种军规章程,学习更加复杂的枪械大炮操作。
不是后世里有说,招募来一帮农民兵,因为都是文盲,甚至不辨左右。为了让他们分清左右,大棍毒打,分布鞋草鞋,来回教育,花了好几个月才让这群文盲兵合格。
同样的情况,换成学生兵呢?不需要多废话了吧。
至于前头说的下厂打螺丝,操作机器,服从管理,学习近代工厂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显然也是读过书的更好一些。
绝大部分的人读书,基本上也就停留在小学层面了。各藩的藩校,在忠右卫门的计划中,就可以改立为中学校。在中学,就可以相应的培养学生的才学智慧,为他们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想去学军事的,就去陆士海士。想去学技术的,就去神户法国人办得技术学校。想学医学、外语、物理化学的,就去江户大学。
一步一步的筛选人才,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学习和上升制度。真的有本事的,军校毕业了能当军官,大学毕业了能做文职,技校毕业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