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有千面,各不相同 (第3/3页)
此山巍峨,如佛陀坐镇,宝相庄严,又有无尽真气萦绕化为护罩,日夜不休,但凡是懂得阵法的高人来此,没有一个能等闲视之。
毕竟,这可是真正立世超过千载的千年圣地,没有一品无上境的大宗师坐镇,能叫圣地么!
光凭这冰山一角,就能晓得金刚寺底蕴之深厚,不可等闲视之,也难怪能名列中土圣地,可谓是名不虚传。
八百武道下院,位于悬空山脚下。
虽然地势远不如山上好,但也不差一般的洞天福地,常年居住此地吸收灵气,就算是不修武道,怕也早晚能够入品。
无数沙弥武僧气血充盈,正在锻炼体魄,打磨躯体,以期有朝一日可以踏入先天,成为真正的金刚寺僧人,出去都能自豪的称呼自己一声圣地行走,何等荣光!
只可惜,数万个年轻小僧小沙弥中,到了最后能走通到先天之境的,又能有几人?
须知道眼下金刚寺真正的门墙子弟,也不过就只有二百来人罢了。
何其难也!
悬空山上,一座庄严的佛殿,门槛两侧有着常青松树陪衬。
走进其中,有持忿怒相的明王护卫两侧,最前方更有佛陀金身高座于上,享受世人顶礼参拜。
而在这座金身的下首,有一身披灰袍的僧人,肤色泛金,跪坐于蒲团之上,从入定之中睁开了眼睛。
当此人睁开眼睛之后。
此间内的一切事物,好似都出现了一瞬间的停滞,任何的风吹草动只要被其感知到,便都避不开他的神念。
气氛凝重,而在他的后方,有一身披庄严袈裟,身上气势非凡的僧人,面带着几分敬重,从门槛处走了进来。
“天眼僧祖师,您唤我前来,可有要事嘱咐?”
后方身披袈裟的僧人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但常年身居高位再加上实力通天,他也当即定了定神,便开口向着那身披灰袍的老和尚询问道。
此地戒备森严,更是金刚寺重地,根本没有闲杂人等可以看得到二人。
不然若是遇到个见过这身披袈裟僧人的人,怕是当场就会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因为此人的身份可不简单。
整座金刚寺,他可能不是实力最强的。
但要论及权利和知名度,金刚寺方丈明华僧人,整个中土乃至于天下,能有谁人不晓得?!
至于被其恭敬称为天眼僧祖师的灰袍僧人...
那已经不是震惊了。
武道天人之下,共分为九品之境,自九品炼体始,至一品无上为终。
这寥寥数品,概括的东西何其之多也!
古往今来每一品关卡下拦截下来的天骄,简直如同过江之鲫般,数之不尽。
而能大浪淘沙立身于最后者,一个时代才能有几人?
这种存在,每一个人都是名列云霄榜,被天下人尊称人间武圣的绝代人物!
金刚寺天眼僧,便有幸是其中一个。
至于为何以天眼冠名,那是因为这和尚,修成了佛脉六道之一的天眼通!
佛脉六大道,是三大佛宗至高无上的传承。
相传只要悟透其一,便能有天人之姿,若是能得其三,甚至连佛陀果位都不是不可证得!
听着很简单,可近几百年来能修行成功的,一只手掌的数得过来,而能尽得一道大成者,当今天下也只能有两人。
所以用天眼通为这僧人冠名,对于他自个儿来讲,简直就是天大的荣耀。
两人一个是金刚寺方丈,另一个则是金刚寺的定海神针。
他们二人的谈话,普通等闲人,自然不能也难以听得。
“自然有事。”
“北玄域天地复苏,于我金刚寺而言,并无多少干系。”
“寺庙里的某个刚刚证道天象的小辈,与那得到了张太乙传承的小家伙,再过不久必将会起冲突。”
“你传法旨,叫他先回来罢。”
“不然以老衲观之,他这本就不稳固的天象果位,怕是顷刻间便得化为乌有了...”
灰袍老僧面色平静,可他的眸光,却仿佛看破了世间的一切。
而立身在他身后的明华方丈,眸子中的不愉一闪而过,神情有些复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