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塞 (六 下)

第二章 出塞 (六 下) (第2/3页)

不如张松龄剥出来的好看,但那只是熟练度问题,以后多练上个几百次,也就能青出于蓝了。

有了这一番交流,伙计们看向张松龄的目光里,防范之意也就慢慢淡了。有人笑呵呵地提议张松龄不要再做行脚商,干脆改行到草原上专门去替牧民们剥羊皮。还有人提议张松龄在燕山脚下找个山村落户,以后专门靠打狼过活。对于这些充满善意的玩笑,张松龄都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末了,还非常热情拜托对方日后照顾自己的生意,往来燕山,不要忘记收购狼皮。众人被他故作认真的态度逗得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彼此间的距离就越发近了数分。

谈谈说说间,几十张狼皮剥完。吴云起指挥着伙计们在山坡上寻了几个土坑,将光溜溜的狼尸丢进去,用石块和树枝盖住。以免惊吓到过往商人。然后又指挥着伙计们在马车上腾出一部分空间,将属于张松龄的狼皮也带上。看看天色将亮,便建议众人再向前赶一段,待日头毒起来之后,再找阴凉处休息。

“好嘞!”伙计们齐声答应着,驱动马车和牲口,继续前进。在日出之前下了山,紧跟着又翻了另外一座光秃秃的石头砬子,抢在头顶上的太阳重新热起来之前,找了个背阴处安营扎寨。

这支队伍当中,除了吴云起年龄稍大之外,其余“伙计”都在二十岁上下。比张松龄大不了多少,因此一路上总能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张松龄本来也是个随和性格,心里头又念着对方昨夜的救命之恩,故而也不刻意跟对方保持什么距离,嘻嘻哈哈地聊着说着,无论真话假话,总之能做到有问必答。

不知不觉间,众人就熟络了起来。特别是在捧着铜碗,喝了一轮子从同一个马皮口袋里头道倒出来的白酒之后,眼花耳热,意气素霓而生!

“如果他们不是八路就好了!”咀嚼着“吴氏商队”摆出来佐酒的肉干,张松龄不无遗憾地想。眼前这伙人豪爽,大气,热情,言谈举止都非常对他的胃口。如果杀了秦德刚之后,还打听不到二十六路军的具体位置,跟吴云起等人结伴儿杀鬼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只可惜老二十六与土八路有旧怨在先,他如果因为觉得跟吴云起等人投缘,便加入了对方。日后见到了石良材他们,恐怕彼此之间都会觉得非常尴尬。

但是这伙人又跟他见到过的另外一支八路军大不相同。在龙泉寨的最后一个多月时间,他可没少跟娘子关游击队打交道。那些游击队员们个个都像苦行僧,生活简朴,纪律严明,连身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更甭提象“吴氏商队”这样一碗接一碗地喝烈酒!

“莫非我想错了,他们不是八路军?可不是八路军的话,还有谁的部队肯跑到多伦去?”不知道是出于某种心理暗示,还是出于直觉,越看,张松龄越觉得这些人的做为不像八路。从开始休息到现在,至少已经三口袋烈酒被这些人喝进去了。平均每人至少喝了四碗酒,总份量都在半斤以上!

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喝了?很快,张松龄的脑海,就被另外一个问题所占满。平均每人四碗,由于是客人的关系,他比在座任何伙计喝得都要多!今天半斤烈酒已经下肚,居然还没有喝醉的感觉!而跟孟小雨分别前的那个晚上,他却连二两药酒都没喝完!

朦胧的醉眼里,他又看到孟小雨信手解去束发红绳,让头发象瀑布一样落在了赤裸的肩膀上。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毅然决然。但接下来的画面,却是一片殷红。除了蜡烛的红颜色外,他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想不起来自己当晚到底做了些什么,或者什么事情没有去做!

直到出了山区,张松龄还是没将一肚子的新老问题弄清楚。而岔路口就在眼前了,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挥霍。牵着驮上杂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