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办法总是有的

第两百一十七章 办法总是有的 (第2/3页)

的路该怎么走,尤其是如何安抚大家现在的情绪,鼓舞大家的士气。

张青山就一直在琢磨:如果老搭档胡英泽在这里的话,这个政工干部会怎么做?

过了两三分钟,张青山猛地一拍大‘腿’,坐起来问孙志平:“志平,队里有多少党员?”

“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可以问问……”孙志平也正在想问题,随口回了一句后,猛地醒悟过来,同样做了起来,问道:“你是想组织一个党支部,好起到带头作用?”

就连一些游击队都有党支部或者是党小组,更何况,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想到这个,很正常——凝聚力和领导力,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接下来,两人就热情的仔细商量起来。

可想法是好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要。

早上,大家都起来的时候,孙志平找大家一问,报上来的情况让人大吃一惊,得!二十六人中,党员五人,预备党员七人,这都过半了,再成立这个党支部,就没有必要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天,出于承上启下的作用,预备党员可是有资格旁听党员会议的。

顺便说一下: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时候,大家普遍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来证明自己就是党员或者预备党员,但是,只要说出来,同志们就信。说白了,他家都不屑于撒谎,不仅仅是因为纪律,更重要的是因为自身的思想素质过硬。

两人一商量,便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军人嘛,有时候过于民主化未必是好事,就以张青山为主,孙志平为辅。吃过早饭后,召集大家开会。

既然两各级别最高的人做了确定,这个会就相当于公告,只开了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首先确定,这支临时队伍的名字就叫“长征一队”;第二个公告就是要求大家互相照顾,互相鼓舞,不能落下任何同志,尤其是党员,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第三,成立三人小组,并确定了各司其职:张青山负责指挥全盘,孙志平负责开路,后勤方面全部‘交’给年级最大又是老党员的周平同志(他本身就是炊事班班长,情况跟突击连的老王差不多)……

会议开完,三人小组首次碰头开了个小会,其实就是由周平提出了一个情况:张青山带来的以及先前各自带着的那些物资,到底是由马匹驮着,还是将必要的东西,比如说粮食、子弹等,分发给大家?

周平觉得,还是分发下去的好:要是统一保管,统一分配,看上去确实公平,可问题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马儿受惊跑了,或者遇到敌人突袭,被敌人一个冲锋给冲散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很高,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么,那些冲散了的同志吃什么?再说,周平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队伍里伤员多,速度不快,他就想着,给唯一的那个重伤员用担架做一个简易筏子,用马拖着筏子,然后,别的伤员,比如说像张青山这样‘腿’受伤的人,可以轮流骑马。这样的话,一匹马显然不够,两匹马就差不多了,速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了上去。好处很多,比如说这样一来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