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尾声

第531章 尾声 (第2/3页)

级干部,虽然,这些不能给她减轻嫌疑,但是,宁嫣然跟其他的犯罪嫌疑人不一样,无论是警方也好,还是特情局也罢,都没有证据证明宁嫣然参与了犯罪活动,而她在说了自己到燕京市来的目的。

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来接许琅回S市的,而之所以知道许琅在燕京市,是任雪告诉她的,而在审讯任雪的时候,任雪也承认了这一点儿,她告诉艾建波,是孙文耀让她这么做的。

如此看来,宁嫣然是被孙文耀算计了,这是在挑拨离间,但是,不管怎么说,宁嫣然在工作期间,来到了燕京市,这本来就不合理,也不合规定,更何况,她出现的时间跟邓飞章出现的时间,十分的吻合,这就愈发的说明她有一定的嫌疑。

宁嫣然被调查,这是肯定的,但是,把她列为犯罪嫌疑人,这一点儿还有待商榷,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她参与犯罪活动,而凭空怀疑,对于一个副局级的干部来说,是很不恰当的事情,因此,宁嫣然在被带到特情局接受审讯之后,就被纪委的人带走了。

对于宁嫣然的事情,S市的警方保持了沉默,而H省公安厅方面,也选择了沉默,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这一次,许琅和邓大佬联合一起设了一个局,找到了孙文耀,这是好事儿,也拔掉了很多‘常师爷’的秘密据点,这也是好事儿,但是,结果却不是特别的理想。

第一,孙文耀死了,他不是自杀的,也不是被警方击毙的,而是被人灭口的,而击毙孙文耀的狙击手,已经找到了,不过,这个狙击手已经死了,是在追捕的过程当中,被警方击毙的。

第二,邓飞章、任雪、金和泰等人虽然落网了,可是,他们要么是孙文耀的棋子,要么是张瑞德的棋子,虽然,他们都是‘常师爷’的人,可是,他们对‘常师爷’的事情,知道的也不是太多,毕竟,他们的身份和位置,决定了他们知道的东西的多寡。

第三,‘常师爷’的二号基地和五号基地虽然被发现了,也抓捕了很多潜藏的危险分子,然而,在两个基地当中,都没有找到太多有用的资料和线索,很多东西不是被带走,就是被人提前销毁了,这让警方的行动,失去了一定的意义。

第四,到目前为止,知道的‘常师爷’当中重要的成员,除了孙文耀之外,只有张瑞德了,从表面上,孙文耀和张瑞德不在同一个位置上,可是,现在看来,张瑞德在‘常师爷’组织的位置,已经超过孙文耀了,从11.28枪击案发生之后,张瑞德被临时召回,就可见一斑了,而现在,张瑞德已经离开了S市,离开了华夏国,想要抓捕他,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

第五,在孙文耀和张瑞德的背后,还有人,而且,他们的能量很大,势力也很大,而这群人的身份,暂时还不知道,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调查,而这个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

第六,在警方的这次行动当中,不单单是S市和燕京市的警方在行动,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同时展开了行动,抓捕了很多‘常师爷’的人,这得归功于特情局的情报,但是,抓捕的人虽然很多,可是,还是有不少人逃脱法网,显然,他们早有准备。

第七,根据任雪、邓飞章还有金和泰等人的供述,警方的内部还有‘常师爷’埋下的棋子,而这颗棋子,在警方展开行动的时候,曾经出手过,至于这个人是谁,暂时还没有查出来,但是,可以肯定,这个人的位置肯定不低,而且,能量很大,这对于警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尽管,纪委的人已经介入调查了,可是,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有结果。

许琅和邓大佬的计划是成功的,收获很大,给予了‘常师爷’一次重大的打击,但是,这也只是打击而已,如果,不能彻底的弄清楚‘常师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犯罪组织,那么,危害肯定是巨大的,从孙文耀在S市做下的多起案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就可想而知。

一个国家的繁荣,除了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安稳,如果,社会都不安稳,那么,一切都是扯淡的。

这一次行动,看起来是警方获胜了,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胜利只是暂时的,‘常师爷’这一次没有展开反击,但是,他们暴露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让人想想都觉得后怕。

比如,11.28枪击案当中,魏瑀寰的狙击枪。

比如,邓飞章在燕京市调动的人员。

比如,二号基地那近百人,不亚于军人的武装队伍,还有他们手里的武器。

比如,在12.21重大枪击案当中,出现的外国雇佣兵。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常师爷’的能量很大,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组织,一个能够在禁枪的国家,搞了这么多武器,就可见一斑,更何况,他们还能联系上国外雇佣兵,这就更可怕了,如果不趁早弄清楚‘常师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对于华夏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田永春他们可以参与的了,毕竟,他只是警察,虽然是S市公安总局的局长,但是,在有些事情上,已经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

邓大佬在听完了众人的汇报之后,就让田永春继续回到S市,主持案件侦查的工作,重点放在孙文耀身上,毕竟,他是多起案件的缔造者,而‘常师爷’其他基地的调查工作,就交给特情局和军方来处理。

至于邓飞章等人的事情,特情局会接手的,而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