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理论存在的意义

第三百零五章 理论存在的意义 (第2/3页)

一篇研究成果发表以后,具体未来有多少影响力、成果究竟有多么大,往往是很难短时间判断出来的,而刊载的杂志档次,就能说明一些东西,像是国内的小学术杂志,放在国际上根本没有多大影响力,和相比国际顶级杂志上的论文相比,起跑线上就输了个彻底。

其他人也会想……

如果你的研究很厉害,为什么不刊登在顶级杂志呢?所以杂志档次就是判断标准之一。

这也是国内学者会争取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的原因之一。

如果只是到顶级杂志,刊载一篇研究论文,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多学者同样也能够做到。

赵奕的论文刊载火爆的原因,一个是他本人,就是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人物,公众知名度都堪比二线明星。

第二点就是,乔治-斯穆特的点评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听起来就是物理学的大牛人物,对论文做点评也会惹人关注,更何况是如此赞叹的点评了。

网络上跟着一片讨论声。

“如果我的论文也有哪个诺贝尔奖得主点评就好了。”

“不用点评,只要有兴趣看就好。”

“诺贝尔奖得主力推的物理成果,还说能开宗立派,成为理论物理的分支学科,所以说,以后会有很多物理学家,专门去研究粒子边界问题了?”

“赵奕就是厉害了,好像是全能的,数学、计算机、生物,现在变成了物理……”

“物理早就有了,好不好?新粒子就是他发现的!”

“……”

在赞叹、吹捧的舆论下,好多人也开始研究,赵奕的成果具体是什么东西。

很多物理学专业的人士,也站出来抱怨道,“看不懂啊!”

“完全不明白,尤其是里面的数学内容,我一个数学系的博士,竟然感觉像是在看天书。”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吗?现在赵奕研究的物理研究,光是数学计算的部分,已经不是我等凡人能整明白的了。”

好多人感慨‘赵奕似乎升级了’。

之前赵奕做出的很多研究,包括角谷猜想的证明,也包括筛选法的内容,甚至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都是用普通的知识,去做出很惊人的成果,撰写的论文内容也很‘亲民’,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就能看懂一部分内容。

现在的研究内容倒是不多,但想看明白实在太难了。

好在网络上永远不缺乏高人,很快就有人对赵奕的研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赵奕的研究是解释粒子边界能量分布。”

“是一项理论,不是真正的研究发现。”

“那些数学构架的内容都是对边界能量分布的描述。”

这样一解释就清晰多了。

当国内不断多讨论的过程中,国外也有很多专业的讨论。

物理学界反应是最大的。

最初站出来点评论文的物理学家,说的话可不怎么好听,几乎都是持有绝对的反对意见。

“那就是一篇外行人对粒子组成的臆想。”

“不可理喻的东西!”

“根本不能称之为研究,应该算作是数学堆砌的垃圾。”

“这项研究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永远也不可能被证明,因为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