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失踪 (第1/3页)
6月6日,沈铭德回到伍宁市的家中。如果不是陈怀志替他订好了机票,以及心中不断滋生的不安情绪,他宁愿在南京一直呆下去。在那座远离家乡的城市里,他仿佛能找到了片刻宁静。与方九龄的交流似乎使他从事件中暂时抽身出来。
他与方九龄谈论了许多东西,比如“山弥罗大神”这一称呼的由来,以及高山杏提及的那个“山”字型符号。很显然,“山弥罗”这个名号并非始于原初。不论是从沈铭德和方九龄的记忆中,还是神话古籍中,乃至互联网上都没有出现过这位“大神”或者“恶魔”。这位“神明”似乎只存在于湖边村的信徒们,还又少数几个与那个湖有关人口中。至于为什么称其为“山弥罗”,估计是由于古代先人对山川的崇拜已经写进了基因里。《山海经》除了描写了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异兽,还记载了26条山系,447做大山。作为古代神话地理著作,《山海经》足以显示古人对山峰的崇拜之情。古代先民们认为“神”在山中,高山就是“神”与“仙”聚会之所。这个“仙”字似乎就说明了“人”与“山”的紧密关系,“老而不死者为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因此,方九龄在小说中沿用了那个疯女人口的“登仙”一词。相同的词汇也出现在王雅娟与沈铭德对话中。故此,湖边村的信徒们将获得“长生”称为“登仙”。几乎所有的“登仙”都要在那个湖边古村进行,所以成为“登仙村”,仿佛预示着此村为“人间”与“仙境”的交汇点。
然而“弥罗”一词却是让人头疼。这一词汇出现于南朝陶弘景的《真诰·阐幽微二》中。其中曰:“诸有英雄之才,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拓平九州,建号帝王,臣妾四海。”同时,也现于《白玉楼步虚词》中,曰:“珠霄境,却似化人宫。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一片寳光中。”从古文中可见,“弥罗”大概蕴含着“包罗和布满”之意。可是,“山弥罗”又是什么意思,真让两人甚是费解。直到方九龄从网络上找到了一则道教的《弥罗宝诰》,曰:“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他们才似乎找到了一点头绪。此处的“弥罗”指的是“弥罗宫”,那是一座位于天上之高位置,居住着玉皇大帝。那么“山弥罗”是否并不是特指某一位神明,而是山中的一座宫殿呢?信徒们相信那里就是众神的居所,就是仙境呢?这倒是让沈铭德响起了北欧神话中对瓦尔哈拉神殿的崇拜。神话中传说,在神的居所阿斯加德,众神之王奥丁就居住在瓦尔哈拉神殿里。这座神殿同时也是凡人英雄们死后灵魂的住所。不知是否登仙村的信徒们也形成了相似的信仰。那么这所谓的“长生”或许指的并非在人间的“长生不死”,而是死后的亡灵就会前往被称为“山弥罗”的众神居所了。
信徒们对山以及山中众神居所满怀崇拜之情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他们为何有对“山”字型的符号产生厌恶呢?这不是非常矛盾吗?在沈铭德的经历中,高山杏曾引他进入了画有“山”字型符号的房屋。不知是因为那房屋遭信徒们的厌恶,还是那画在门口的“山”自行符号遭到厌恶,或者两种可能都有。因此,那里成为高山杏与沈铭德会面的安全之所。无独有偶,在疯女人的故事里也存在两则对此符号厌恶的故事。其中一则说的是某人因身上带有“山”字型的伤疤而被信徒们决绝为他举行仪式。另一则讲的是,被驱逐的信徒脸上要刻上“山”字型符号的印记,以此显示他为“山弥罗的死敌”。
“山”字型的符号在很早以前的古代就被先民们使用了。在太湖西岸发掘一处良渚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山”字型符号。据专家推测,此符号的年代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按照方九龄的想法和他对故事的研究,“山弥罗”信仰在上古,甚至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只是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这种信仰失去了本色。如果这个信仰那么久远,和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扯上关系,或许不是不可能的。在“山弥罗”没被封印之前,它的作为可比现在残暴得多。故此,先民们发明出某些“咒文”来克制这个“邪神”。而这个“山”字型的符号也许就是“咒文”的一部分。使用“山”字型符号的人就被“山弥罗”以及它的信徒们当成“死敌”。这样想来,“山弥罗”信仰和“山”字型符号就是一种对立关系了。
那场雨下了两天,时断时续。沈铭德住进了距离方九龄“巢穴”不远的一家酒店里。从4号到5号,他开始频繁地接到萧静的电话。在最初的电话里,萧静讲到她的医生觉得对她的诊断也许有误,那可能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病,只是惊吓留下的后遗症,多找人倾诉,在加上有效的心理辅导很快就会治愈。沈铭德也有相同的体会,并对她逐渐康复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