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劲儿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劲儿 (第3/3页)

……

二十分钟后这厮心满意足的住口,只觉所有的杂念都随着吐槽喷的一干二净,整个人都通透了,简直晶莹剔透有没有?

「骂爽了?」小姐姐捂着嘴笑。

「嗯!可爽了,要不你也骂几句试试?」他使劲儿点头。

「哼哼,少骗我,不然仔细你的腰!」小姐姐轻捻玉指。

这货怂的飞快,嘟囔着:「这能怪我吗?它抠的跟葛朗台似的,你说,但凡它能说点儿啥,我至于挨这么多揍吗?」

「别急,等入门大成、步入精通,不用问它也会说的。」子鱼哄孩子似的哄他,想想真是操碎了心。

忽然一怔,她又道:「系统说,你师兄的说法基本没差,但他只告诉了你一部分,最核心的练法和壮骨法没说。」

老秦翻着白眼:「我是记名弟子嘛,传艺不传法也是应该;不像某个系统,就我一个传人还抠抠搜搜,哪天我挂了它就等着失传吧。」

子鱼偷笑,娇嗔着掐了他一把,抹身消失。

事实上,如果说久米千代是武学天才,那老秦也能混个武学怪才之类的名号,前者是学的快,后者则是悟的快。

一道题,老师讲一遍,久米千代便听懂八分,自己再做一遍就基本记住,标准的三好学生、别人家的孩子。

老秦就不行,没个三五遍听不懂,不练上七八遍记不住。

但当二人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出一道新题,没学过的小千代就得急哭,同样没学过的老秦却能琢磨出解法。

所以他模糊的领悟了明劲儿,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吃顿饭就引申出了「平衡」和「完美」,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当时三师兄边比划边讲解,说「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就是明劲儿,并且随手一拳凿破了木质墙板。

老秦听着耳熟,心说这不是《精武英雄》里陈真的台词嘛!于是顺嘴接了下一句「哎呦,打的还蛮好看的」。

结果嘛,嗯,鼻血已经止住了。

更让他意外的是,三哥说,他没听说过杰克.李。

……

从数学的角度讲,不计算任何其他因素的话,普通成年男子的全身肌肉向一个点出力,能够产生约二十五吨的力量。

这很数学、但很不科学。

如同用砝码计算弓的拉力,四十磅的砝码能将弓身张满,并不意味着回弹时能提供四十磅的力量,形变过程中的消耗才是决定回弹力的主要因素。

可是二十五吨的底子、却连二百五十公斤的力量都没有,转化率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这难道就科学了?是什么「贪污」了力量?

是身体的自我保护,以及力量无法传递造成的损耗。

比如:

锻炼时,身体会一次次的向大脑反馈信号,试图让大脑相信「我不行了」,一旦大脑真的相信了,这次锻炼也就结束了。

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但收缩过度会使肌纤维断裂,这同样是对身体的伤害,因此身体会下意识的限制力量的发挥,避免受到伤害。

这就是身体的自我保护。

再比如:

拎一桶水很费力,但一根扁担挑起两桶水在早年间是常有的事情,水的重量并没有变,是提供力量的身体部位增加了——

双手拎水时,腹部肌肉的力量无法传递到手臂,并且由于弯腰,脊柱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背部肌肉还要分出一部分支撑上半身的重量。

这就是力量无法传递造成的损耗。

现代健身理论认为,利用肌肉纤维断裂后自动续接的特性,可以人为的增加纤维直径,从而使肌肉更粗、力量更大;

又利用科学分析和合理的锻炼节奏,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使大脑免受身体欺骗,从而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为更大强度的运动做准备。

明劲儿的要点与挑水似。

以筋为弦、以骨为梁、以皮为形,再以气为助力、以意念为导引,更侧重于减少力量在传递中的损耗,尽可能的通过招式设计调动全身的力量。

两相对比,西方的格斗理念与鹰酱的造车观类似,玩儿的是大力出奇迹,只要发动机(肌肉)的输出够猛,板砖也能飞上天。

华夏武术则更倾向于精打细算,在传动(力量传递)、布局(招式)上大做文章,对涡轮增压(呼吸)和电控系统(意念引导)也不排斥。

总之,别跟我提动力,你那不是动力,是拙力!

还在找"再证巅峰"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速阅阁"速度阅读不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