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 布佩恩条约 (第1/3页)
在媒体报道或者书本杂志上来说,科学进步就是一个词组,它平淡无奇。
实际上推动科学进步的,是数不清的钱。
不是每一次针对科学的研究都能得到正面的回应,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一点,研究的方向错了,或者配套的科技限制着,最终投入的资金都成为了一种技术的累积。
累积,不是成功,它只是为了成功进行必要的储备,从投资者和回报来看,短时间里至少是亏本的。
越是尖端科技,越是如此。
越是人们需求的东西,研究的人也就越多,投入的钱也就越多,涌入这个行业的人也越多。
如果说有什么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那一定是生命的长存。
无论是穷苦人,还是社会上流人物,他们都渴望着能够活得更久。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追求永生似乎就刻进了人们的基因中。
或者反过来说,人类乃至生物基因中本能的存在着对永生长存的渴望。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富豪,政要,甚至从一些秘密账户中转入大量的资金到一些尖端的医学研究当中,在人们无法通过神学获得长生时,他们本能的把目光转向了医疗。
也许医疗无法让人类真的永生,但能最大限度地让人们活得更久一些。
早些年一部名为《多面人》的科幻电影上映,故事里的外星人能用先进的科技和人类进行换脑,隐藏在人类之中。
这部电影也给医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人类的衰老和死亡基于器官的衰老,那么如果给人们换上全部崭新的器官,人类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于是有关于器官移植的课题一直在各种富豪政要,各种明里暗里的资金支持下不断推进,在动物身上人们已经开始有所得。
不过成功率还是比较低,一直有一些问题在影响这些课题的前进,比如说排异问题。
人们始终在解决这些,有科学家认为,也许十年到二十年时间里,器官移植就能趋于成熟,在五十年内,将能成功的运营到临床。
五十年……太久了,威克利夫先生可等不了五十年。
在一次新的会诊之后,威克利夫先生留下了他的主治医生,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我最近感觉我的心脏越来越无力……”,威克利夫先生的脸色有点发青,他的表情也很难看。
医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些人会快一些,有些人会慢一些,我们不能精确的判断出一个具体的时间,但是你的情况的确很不好。”
威克利夫先生站起来,走到了窗边,看着阳光下那些在草坪上奔跑的孩子,脸上露出了一抹嫉妒。
“你们说的手术……是指心脏移植吗?”
医生也没有隐瞒,“如果你的情况到了必须做手术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吃药也很难控制,你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
“做手术尝试可能不到百分之五的成功概率,或者放弃所有治疗迎接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