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定策 (第1/3页)
自建炎元年建立“机宜司”以来,宣抚司的每一项军事决策,都或多或少受到其位于大江南北的情报处的影响。但“机宜司”具体有那些成员,又做些什么,职能权责,即便是军中的高级将领,也是知之甚少。
说白了,“机宜司”只对王松负责。虽然没人知道它究竟如何运作,但它每年财政上的支出,却是不菲,甚至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至于从“机宜司”出去的情报人员,个个都是受过严格的甄选和训练,除了军事上的技能,情商高低,语言上的优势,都是一名情报人员的重要考核。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而作为“机宜司”的实际操控者,王松自然对“机宜司”了解甚深,虽然,他不可能像他的兄长王青一样,知道每名情报人员,以及每一片区的资料,但所有“机宜司”的情报人员,都可以直接向他汇报情况,无论级别高低。
宽阔笔直的街道,林荫道后整齐的房屋。雪花飞舞,天地一片白色,房屋街道都是如此,来来往往的人群,热闹的街市,即便是这冬日的雪天,也不减其熙熙攘攘的温馨。
城东临街的一栋两层水泥楼房,门口“太原知府衙门”几个大字赫然在目。大铁门口岗亭下荷枪实弹,肃然而立的卫兵,和门口郁郁葱葱的冬青树一样,风雪中巍然不动,直如雕塑一般。
“刘信叔,干的好!”
王松拍了一下桌子,从后面走了出来,来到垂手肃立的刘锜面前。
“果然是将门之后,文韬武略,可堪重任。葫芦河谷,大战夏人,夺回汉家故地,扬我中华之威。你立下如此大功,本官要重重地赏你!”
说话的时候,王松的目光瞥了一眼刘锜旁边看似不服气的李世辅,暗暗点了点头。
历史上的名将,果然自有一股气势。
一身戎装的刘锜心中感动,赶紧抱拳道:
“末将侥幸得胜,全在乎全军将士奋勇杀敌,我军火器犀利,末将不敢贪功。相公若是要犒赏,就请犒赏军中将士。”
王松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是名将风范,格局自然不是一般将领那般狭窄。
“说得好,我忠义军将士就应该心怀天下,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这才是士者所为。刘信叔,你称得起“猛士”二字!”
刘锜诚惶诚恐,肃拜道:“多谢相公成全!”
王松点了点头,眼光看向了面前的李世辅。
“李世辅,少年英豪,虽未有大功,但牵制了夏人十余万兵马,也是功不可没。慷慨激昂,勇猛绝伦,陕西猛士何其之多,乃国家之幸事!”
他微微摆了摆手。
“大家都不必拘谨,坐下说话。”
“相公,没仗可打,小人就无法立功了。”
李世辅嘴里嘟囔了一句,和刘锜一起,在一旁坐下。
王松轻轻一笑,果然是初生牛犊,不让他纵横疆场,打几场大战,似乎真对不起他历史上的威名。
“相公,既然已经大败夏人,为何不乘胜追击,直逼兴庆府,灭了西夏?”
李世辅见王松没有怪罪,壮着胆子问道。
王松看了一眼旁边的朱梦说,哈哈笑了起来。
“李将军可知道,一千多年前,冠军侯霍去病是如何收回河西的吗?”
王松回到椅子上坐下,朱梦说却是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