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保路运动 (第2/3页)
铁路国有,触及到多少人的利益呀。
特别是四川,有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自普通的农民。
每个农民的钱或许不多,但那是贫苦的农民从嘴里吃的、身上穿的里边,好不容易省出来的。
本指望投资修建铁路能赚些钱,现在倒好,一下子国有了,这涉及的可是千家万户呀!
清廷的这些决策者们,可能没意识到,时代已经变了。已经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说什么是什么的时候了。更不是白居易写《卖炭翁》的那个时候。
一劳作者辛辛苦苦在南山烧一车炭,拉到集市上去卖。
“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一家人靠这一车炭换成钱,去买“身上衣服口中食”。可皇宫来几个人,无偿就把这一车炭征用了,只是把一块红绸布挂在拉车的牛头上。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正常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买卖双方的平等,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专制是不可能相容的。
时代已经变了,已经进入准备立宪的历史阶段,已经有了资政院,各省也都有了咨议局。把修铁路从商办变成国有,是需要走一定的流程的,但清廷没有拿自己规定议事流程当回事。
对于民间先期的投入,清廷那边也是尽了很大的努力做出相应的补偿。
对于这些补偿,我们不去讨论合理还是不合理。国家的钱,归根结底也是大家的,所谓取之于民,不是统治者自家的财产。
问题是,这样的事你和被赔偿方商量了吗?没有。
还有,和外国的银行借钱修铁路,我们现在叫做引进外资,这无论如何应该是好事;但这也有个认识的过程。
如果被解读成用外国人的钱修铁路,铁路就是外国人的,这借钱的行为就被视做是卖国了,这又会引发爱国情绪。
于是,这所有的事情加到一起,就酿成了这场铁路风潮。
首先起来反抗的是湖南人民,一九一一年五月十四日,长沙举行了万人群众聚会。接着又举行了长沙至株洲的万人铁路工人的示威,号召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拒叫租税以示抗议。
在湖南的带动下,湖北、广东等地也积极行动起来。保路运动很快发展成为武装起义。
保路运动,也叫铁路风潮,声势最大,事态最严重的是四川。
一九一一年六月一日,为了偿还在上海橡胶股票风暴中向列强的借歀,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四川总督王人文发出电报,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金。
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做抵。
王人文原以为政.府只收路而不收款,至此方知是路款皆收。他收到电报后,知此电文一传出,全省必定大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