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烟 第一百章,弥勒石窟(二) (第2/3页)
一旁的吕嘉一也频频点头。
由于雾蒙蒙的昏暗,科考队不知不觉间已经从峡谷走进了地下洞穴。
他们打开手电看着此地地下也有偌大的空间,心知此地遗址由于与世隔绝,保存完好。
其实论起城镇规模和建城水平,西域胡人远比不上中原汉人。
但是由于汉地人口稠密,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变革和社会变迁更大,好多新建筑和新城镇取代了旧建筑和旧城镇,所以一些重镇的建筑物没有保留。
而许多西域古国处于荒原大漠人烟稀少,与世隔绝,一旦城邦没落便彻底废弃。
所以这些城邦遗址很容易保存,一旦发现就如同考古化石一般。
这也是当年吐火罗文这样流行西域一时的语言,能引起国内极高热度的原因。
众人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佛像,这许多血红色的弥勒无一例外,都被烈焰炙烤的熔化了。
雕像上熔化后的红色岩石,似浑身滴血般诡异的笑着,令得周昀峰不寒而栗。
想来那场炙烤熔化城的大火,同样烧到了这里。
随着洞穴的深入,薛璞渐渐发现,这些佛陀的造像开始变得多样,从最初的弥勒,开始有了释迦摩尼,文殊普贤等等的造像。
而且有的还有许多,汉传佛教的影子。
不过这些造像保存不是很好,许多佛身上都有刀兵凿坏的痕迹,而建造时间上也要早于之前的西域佛教的弥勒造像。
这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这个王国,曾经经历过一场巨大的宗教变革。
而这场宗教的变革,还伴随着流血与内乱。
最终这座城邦由多神的佛教信仰,转换成笃信“弥勒”的一种象征意味的信仰。
想到这里,薛璞的心头开始盘算,弥勒代表的光明的太阳火焰,同样也是拜火教所推崇和追求的。
而在佛教的典故中,燃灯古佛代表过去,而如来佛代表现在,而弥勒佛又代表了未来与希望。
龟兹古国笃信佛教,而同样对于弥勒信仰的祆教也是由此传入中原。
火,又是火,薛璞洞悉了问题的关键,从烽燧村,到胡大的火狱,到熔化城。
这一切都和“火”密切相关。
他和随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