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朝昌不忿 (第2/3页)
意识跟梁川这种现代人不一样,燕云十六州的领土不是在北宋人手中丢的,而且燕云十六州的宋人视辽国为正统,他们的日子也过得不比宋境的汉人差(他们可能地位不高,但是要交的税是真的比汉人少),所以他们心之所向是契丹,这样的差异之下,大宋不会把这两片土地当成自己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是不同的政权,只要他们听话就行。
当然这种思维是现代所不可容忍的,分明是搞夏独辽独,和谈个屁,灭了你们两个乌龟王八蛋。
老百姓争相欢迎荣归的使团,人们都为了给包拯喝彩,一睹包拯的风彩,就赵祯也亲出宣德门,礼部摆出大阵仗,天子在御街的尽头等候包拯归来。
包拯上一次享受这种风光无限的感觉还是代理了三天开封府尹的时候,不过那时候官家长什么样没见过,这次是真的风光不二,乖着轿子到了宣德门,远远地落轿,急步走到赵祯跟前,俯首便拜了下去。
“罪臣包拯有负皇恩,特来请罪!”
赵祯心中喜不自胜,他爹跟契丹人签了个澶渊之盟,他自己跟党项人签个和约也不算丢人,毕竟先例摆在那里。高兴的是他终于可以继续做他的太平天子,天下又恢复到了和平的景象,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爱卿快快平身,卿此去劳苦功高,扬我大宋天朝国威,宣李氏之罪愆,一举平定西北数十年之乱局,实是我大宋千载之功臣,何罪之有!”
包拯惭愧不已,大宋朝胜之不武,哪有人打赢了仗还要给输的一方的道理,不过赵祯自己都说是功不是过,他还能再辩驳什么?
“臣惶恐。”
“此去西北数月,舟车多有劳顿加之西北苦寒,卿的身体可吃得消!”
包拯涕零:“臣之发扶授之父母全是为君所使,便是火海刀山也须所往,曲曲苦楚何足道哉。”
“朕已让御膳房今晚在集英殿备下酒宴,专为爱卿接风洗尘,今后朕还需多多仰赖爱卿建功!”
包拯纳头又拜道:“臣万死不敢受。”
这两个君臣一阵客套,看得旁边陪衬的文武百官是眼热不已,包拯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能让赵官家这么青眼有加!
贾朝昌身为正相自然跟在赵祯身后,这一切他全然看在眼里,眼中充满了不屑与冷漠,心中连连道,让你再高兴一会,不多时就要你看好!
赵祯当然有他高兴的理由,这是一种旁人所没有办法理解的心情。河湟地区不是在他手上丢的,李氏窃据西北的时间甚至比他们宋朝立国还要久,恩怨已近百年,大大小小的战事一直不断,在他手中闹得最凶,也是最终在他手上用盟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狡猾如契丹人在一纸盟约下也老实了近几十年,相信这一纸盟约也会让党项人乖乖听话数十年。
数十年他可以再做很多事,可以做一个有为的明君,可以做一个中兴的守成之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环境自己才有舒服的日子过,不用担心亡国不用被后世之人唾骂!他自比太祖太宗水平相差的太多,他们手中都没有办法收复燕云及西北,那世人就更没有理由来唾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