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去他的八股(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2/3页)
欢读书。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觉得八股无用,在思想上另谋出路,开始追求知识的实用价值。
而这也是“实学”于晚明盛行,并且成为晚明主流的原因之一。这场堪称是“古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思想变革,起源于正德前,而兴于王阳明,王阳明的
“心学”思想,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将儒家主流从理学带向心学,“心学”思想在这场“思想启蒙”中启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至万历年间“心学”又逐渐转变为“实学”。到了天崇年间,世间知名学者大多也都是“实学宗师”,即便是那位“水太凉”,实际上也是“实学宗师”,倡导“由经术以达于实务”,只不过跑偏了而已,把“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变成“实时务为俊杰”。
当然,在这一思想启蒙中难免会不少读书人跑偏,因为看不起八股,经也不读了,书也不看了。也就是背点参考资料应付科举。说自己是经世致用之才,不屑与迂腐书生为伍。这当然也是在所难免,毕竟,无论是在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还是晚清民初的思想变革,都有不少人跑偏了主题,但总得来说,晚明的“思想启蒙”主题仍未偏离,仍然坚持以“实学”为宗旨。
如果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没有被野蛮的入侵打断会怎么样?
翻看着手中的《天工开物》,这一天朱国强因为它想了很多。这套堪称中国古典科学百科全书的本身,就充满说明了一切,说明了满清奴役是如何摧毁的华夏文明。
因为中学课本对《天工开物》一书的介绍,所以这本书非常有名,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曾经一度于中国消失近两百年。
民国初年,有人于《云南通志》中发现其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对这本书充满好奇,可是他到国内的各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知名藏书家,也没有人知道这本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