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不卖国的生意人不好的生意人(第一更,求订阅) (第2/3页)
长的纵帆船驶进港口时,船上的人无不是显得极为小心。
“这里就是建奴地盘了,大家伙一会小心点!”
站在舷边的田一伦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口水,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
人的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改变,他也是读书人,从来没想过走商贾之道。可没办法,他家已经两代没出过进士了,而到他这又是屡试不第,当年投献来的土地,早在他爹那辈就退个差不多了。到了他这……家道中落!
没办法,找门路做生意吧!
其实,如果没有乾圣皇帝,他会在顺治三年考中进士,为啥能考中——江南的士人那几年没考啊。
对于没做过生意的人来说,想做生意,也得能找到门道啊。
别人找没找到门路,田一伦不知道,可他从报纸上找到了门道。
“也不知道那些晋商第一次和鞑子做生意的时候,都是怎么想的?就不担心他们杀人越货吗?”
田一伦在心里念叨着,和满清做生意,这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门道。
那些个晋商动辄挣个几百万两银子,这生意咱也能做啊!
不过要坚持原则……只挣钱,不卖国!
又一次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这个原则,船终于驶进了港口,甚至就连这个大森,那也是田一伦从报纸看到的——这是鞑子在日本占领的第一个地盘。
为什么占领这,因为石见有银山啊!
为什么他不去对马,不去长府?
害怕被人发现啊!
于是乎,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后,在乾圣三年新年将过的时候,终于来了大森。
船进港,迎来了码头的官员。
那人穿着满清的官袍,头顶红顶子。
“船是从明国来的?”
“回官爷的话,是从明国过来的。”
“不要害怕,咱大清欢迎各国的商人过来,明国的商人也是一样,我告诉你长府那边,成天都有明船进出。”
注意到这人似乎有些紧张,徐昌昆便出言安抚道,甚至还告诉他,码头没有关系。为了吸引各地的海商,现在的大清国不但开放了港口,而且还不收关税。为啥这么大方,海商来了,才能带来他们需要的货物,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
“你这船上带的有什么货?”
其实,这只是例行的公事而已。
“有棉布,有铁器。”
“铁器?都是什么铁器?”
听说有铁器,徐昌昆显得有些激动。
“都是铁锭,上等的遵化铁!”
“有大连铁吗?”
“有,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