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以工代赈 (第二更,求订阅)

第368章 以工代赈 (第二更,求订阅) (第2/3页)

污纳秽的地方。到后来,干脆连小地主都没了,要荣誉没荣誉,要土地没土地,军户无不逃亡吗?

想到了这,朱国强自然想到了俘虏的几万朝鲜兵,用这些俘虏为兵?岂不是无限拉低了军户的地位?

还是直接以俘虏为奴吧!

军户的地位是高大的,怎么能容忍被拉低,况且还是五万俘虏!自己的平虏军才多少兵马啊。

“这样应该也能提高战士们的积极性,军功赏奴……嗯,算起来,这也是恢复先秦先制吧!”

李信当然不知道世子爷在心底想什么,只是继续禀报道。

“世子爷,宋巡抚信中禀报,考虑到未来流民过多,而以目前的运力很难把流民都送往台湾垦殖,所以可否考虑对流民进行授田,毕竟,建奴两次入寇,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百里都是人烟断绝,所以……”

不等李信说完,朱国强就直接否决道。

“不行!那些土地是将来授给军户的,绝对不能授给流民,现在把地给了流民,将来我拿什么授给军户?难不成,只能把有功军士授封到边域?”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朱国强之所以可以用土地去收拢兵士的人心,是因建奴入寇时在北方的屠杀——在其进攻路线上的城镇村落被一扫而空,人口少了八九成,以至于留下了“千里无人烟”说法!人口的骤然减少,让朱国强有了足够的土地去赏赐给平虏军官兵,现在平虏军不过只有十三万人,即便是按每人百亩,甚至两百亩的标准,不过只需要两千多万亩土地,通过赏赐给官兵们这些无主土地,可以让他拥有一支利益与他捆绑在一起的军队。

通过授田和授田的许诺,这些军户不再是大明等同于奴隶的军户,而是一个利益与他本人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特权阶级。尽管所谓的“特权”其实还只是“期权”的许诺,但是通过对少数退役军户的赏赐,让所有的官兵都看到了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们可以通过军阶以及军功,获得应有的土地、田宅等待遇,不仅如此,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都将不再负担租税徭役。

这一个利益捆绑特权阶层,在目前上有皇帝、外有建奴,内有流寇,且又有士宦威胁的现实背景下,是确保朱国强安全的必备举措,当然也是他夺取天下的本钱。

正是依靠着那些“土地期权”,朱国强手中的平虏军根本就不平虏军,而是一支强大的功勋利益阶层,任何外界对他的权力篡夺,都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