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廊桥诗话

第九章 廊桥诗话 (第2/3页)

瓜皮帽。

此人正是乔世杰调派到乔佑清身旁,协助票号经营的骨干成员。看女儿和乔佑清聊得投机,赵祥暗自担忧,反观余翠薇却是满脸笑意,似乎高兴得不得了。

古镇传承至清时有五大家族,赵家是书香世家,办了一所私塾学堂,还经营文房用具、茶叶等。除此之外,余家有房产、酒楼,更重要的是,镇长就是余家的人。王家主营盐巴、酒坊、米面粮油、五金日杂、以及一些‘洋货’。万家经营码头、烟馆赌场、走私等非正道生意,是当地的‘袍哥’帮会。最后范家经营武馆、医馆、药材买卖,同时也接走货押镖的生意。

由此来看,赵家德高望重,余家有权有势,王家最富有、金钱最多,万家最不好招惹,范家武力值最强。

余家的余翠薇嫁到赵家,所以两家算是‘同盟’;除此外,早些年赵家的经济来源不景气,生意上亏了一大笔,幸得王家‘仗义’帮衬一把,于是赵祥便与王家订了门‘娃娃亲’,以表感激之情。

乔佑清早就在余镇长家的酒楼订好了宴席,同时邀请了五家的家主。虽说宝丰隆分号是开设在重庆,离古镇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但做生意本就是广交天下友。何况几百公里也算不上太远,五大家族都很给面子,原因无他,在‘宝丰隆’的背后,可是有着朝廷官府在撑腰。”

“这段故事,还是让闺女儿来一起听听吧!”讲到这里,陈青雪和老奶奶也进到屋里,陈青雪在看到挂像和照片后,不出所料的惊讶万分。我把凳子让给陈青雪,又去拖了一张椅子给老奶奶,自己则斜靠着站在书案旁。

在后来的故事里,乔佑清就像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流连忘返地待在古镇,他三天两头的往赵家跑,美其名曰‘和赵家人文化交流’;至于在重庆的生意,他直接交与那位中年人去打理了。

其实乔佑清也没说错,他的确是和赵家人‘文化交流’,只不过他的交流对象是以赵慧怡为主。赵慧怡本就对他暗生情愫,于是,两人在‘文化交流’期间眉来眼去……哦不,应该是情投意合!

当然,这其中也多亏余翠薇暗自推波助澜,余翠薇的想法更加现实,她倒更像个生意人,以利益为先。在她眼里,王家不过一镇之富而已,哪里比得上乔佑清的家世。论财力,宝丰隆在诸多城市、州府开设分号达二十多家。论势力,宝丰隆身后站着清廷官家。

更何况,乔佑清才貌双全,风度翩翩,气宇不凡……最重要的是,赵慧怡和乔佑清彼此之间情投意合。

赵祥深感无奈,索性以生意为由刻意避开,其实他也很欣赏乔佑清,相比之下,那王家公子可算是名符其实的‘纨绔子弟’了;但是他不能背弃当年之约,哪怕他心里始终怀疑着,当年赵家面临的‘危机’背后,与王家有脱不开的干系。

乔佑清在‘文化交流’期间,偶尔也会约赵慧怡出去走走。终于,当风声传入王家后,王家那位公子可坐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