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宅 (第2/3页)
的,活得潇洒自在。”
我说:“人都是这样,有了让自己觉得烦恼的东西后,就会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当你真正以那种生活方式去生活的时候,新的烦恼又来了。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比如说你的生活,也有可能是别人羡慕而不可得的……”
他笑着说没有可能是吧,感觉你懂得真多!”
“哈哈,见得多而已,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无知,越简单烦恼才会越少!”
他又问我:“你练的是哪派或哪个种类的功夫?”
我回道:“我练的比较杂,小时候练过八步连环拳、莲花拳,属于少林拳法,后来自己练习各种拳的发劲方式,比如‘八仙绵劲’、创劲、功劲、崩劲、粘劲等;创劲较直,不好起落;功劲有点死板,变化能力不太足;崩劲急促暴发,力量大却不好连接,粘巧劲灵巧快捷,手到劲发,一发即收,不太费力;也练传统散手、擒拿、自由搏击……”
何川讶异的说道:“厉害厉害,练拳容易,会发拳劲可不容易啊?”
我说:“还好,只要掌握它的运行规律、发力方式、还有发力技巧,然后多加练习就是了,比如说……”
说着我沉腰落马、置拳于腰腹,猛地打出一记冲拳,喉咙中忍不住发出闷响;然后微微起身,化拳为掌,全身肌肉放松,随后脚下用力一蹬,将腰一拧、胯一送,手臂向前一震,化掌为拳,打出一道出拳的风声;我再猛地跨前一步,重重踏地侧身落马,同时曲臂顶肘。
我问他:“有没有看出我打的三个动作有什么区别?”
何川说:“虽然我没练过,但是我爷爷以前很厉害,所以勉强还是看得懂的,第一拳肌肉紧绷,很刚猛直接的吐气开声发力方式,只不过你憋住没有吼出来而已。第二拳看似放松,但是你首先蹬地崩腿,这时候你已经发力了,不过那力量要经过腰胯和震臂才送得出去。最后踏地顶肘是利用突然的重力和撞击力集中向前暴发。”
我赞叹道:“可以啊,物理学的不错!”
何川笑了笑说道:“就是看得多,听得多了,小时候爷爷还在时每天都会坚持练武。”
我解释说:“第一拳就是刚劲,用物理解释的话属于机械力量,第二种属于寸劲或抖劲,在于精确打击,快发快收,也比较节省体力。最后的顶肘的动作属于崩劲,打击力量很大,瞬间暴发却不好收力。”
何川称赞说:“厉害!我爷爷要是还在,你们肯定很聊的来,他最擅长的是‘板凳功’和‘奇门短棍’。
我惊讶的说道:“这些快失传了吧,真是可惜了。”
何川说道:“是啊,比较出名的拳都越来越少人练了,何况这些不咋出名的。你说,如果打架的话?哪一种更厉害?”
我笑了笑,说道:“练到深处都是厉害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现如今的社会,打架斗殴的全都不厉害,警察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