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学在哪里 上

第170章 大学在哪里 上 (第2/3页)

大大不如他的。但是李南公和李譓都是进士,东华门外唱名,是真正的好汉。

而李诫虽然博学多才,可偏偏少了一个进士,因此一直在官场蹉跎。而进士也成了他老人家的心结,一大把年纪了,还想考一个出来。所以在遍修《营造法式》的同时,他还在工习道德文章,希望能在丁忧结束后去科场上一试身手。

虽然60多岁中进士晚了一点,但是总比没有的好吧?而且他爹妈都是高寿,自己的身体也很好,中了进士以后,应该还能替国家效力多年的……

“快快有请,”李诫吩咐家人道,“请他们到书房相见。”

哪怕武好古他们是踩着饭点来的,李家兄弟也不会招待他们,因为现在是丁忧期间。

是不能大吃大喝的,那样就不孝了。

家人走后,李诫拿起了米友仁和武好古的拜帖,摇摇头道:“此二人都是大才,可惜走错了路,在小道上花费了太多精力。若是将来在科场上没有建树,终究要蹉跎一生的。”

李譓捋着花白的胡子,看着和自己一样须发花白,显得有些清矍的兄长,只是轻轻叹息。

论起才干,他自知不如兄长……没有进士还可以做到通直郎(从六品朝官)和将作监,满朝之中,恐怕也找不到第几人了。

可是没有进士而执掌实职的文资朝官在官场上的日子有多难,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在官场上,抬不起头啊!

又叹了口气,李譓有些同情地看着哥哥,摇摇头,“明仲,你的文章还是差一点火候啊。你看这一段……”

“是吗?”李诫伸出脖子,看着弟弟在自己的文章上指指点点,眉头越皱越紧。

他的文章写得并不差,但是到不了必中进士的地步,只能碰运气,而李诫在科场上的运气,一直都不咋地好。

而且他毕竟上了年纪,思路没有年轻时那么好了,虽然文字功夫更加老练,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也变得圆滑而没有棱角,无大错,也不能让人拍案叫好……这是文章虽好,但是不能打动考官。

这样的文章用来写公文、写王言都可以,唯独不能用来科举。

李诫正皱眉头的时候,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然后就是一个李府的仆人推开房门,随着一阵凉风,赵佶、武好古和米友仁依次走了进来。

“端……端……”

李诫耳边突然响起了弟弟李譓满是惊诧的声音,然后就听见哗啦啦的声响,原来是李譓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还把椅子给带翻在地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李诫扭头往门口看去,就见一个瞧着非常眼熟的青年正背着手,大模大样站在那里。

这人是……

“在下开封赵小乙,见过二位李大官人。”

赵佶开口了,自然不会说自己是端王。

端王私见大臣是犯忌的——他可以去见王诜、潘孝严、潘意这样的亲贵官,一起吃喝嫖赌都没问题,御史老爷只当看不见,这是宋朝的惯例。

但是朝臣级别的文官……这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二李现在正丁忧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