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唯一的嫌犯 (第1/2页)
这年头,没有公检法。
基本没有。
叶青青确认这一点的时候,真的懵逼了。
她几乎想象不出在一个没有公检法的世界,人权和公正该如何保证。可是事实就是如此,这十年,一切都被打碎了。
如同教育一样,一切都在破而后立,律师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在这十年来基本所剩无几。到现在虽然一切结束了,但是人才业已凋零,真要有正儿八经的律师,恐怕还要指望这一届高考的毕业生……
然而她恐怕撑不到高考那一天,否则死活也要把叶阿棠送进某个大学的法律系!
图书室本身书就不多,她是连看带打听才搞清楚现在怎么断案和判刑……警察是有干活的,但话语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所以遇到小型案件,基本是当事人所在单位内由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来处理;而如果是大型的……则由警察断案,人民组成公审大会来对疑犯进行审判。
决定权,在人民手中。
换句话讲,决定权,在昭里镇的百姓手中。
……叶青青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薄暮》中,作者反复强调于潜是“外乡人”的原因了。
在那书中,尚有公检法存在,但并没有提到律师,只是简单的说于潜被定罪意外杀人,判了二十年。他感到绝望和孤单还有可笑,因为他觉得自己获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外乡人”。
现在她也懂了,如果唐且行是在公审大会被判刑,那么如果可以,所有的镇民都会希望给王校长一个“交代”。
即使那可能是王燕妮所不希望的,即使可能这个“犯人”的犯案证据亦不充足。
现在四个嫌疑人中,亲女儿王燕妮早就被排除,她也已经出来了,只剩下蒋志洲和唐且行还未脱离嫌疑。
她尚未知道对方口供如何,但是听王燕妮最开始隐约透露,校长要和唐且行单独谈话后,她是被蒋志洲送回家中的,两人聊了一会儿后,蒋志洲才离开。
这么一听,蒋志洲也可能有不在场证明。
而且远没唐且行“作案时间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